】 【打 印】 
尊重客观规律,“减碳”别“跑偏”了
http://www.CRNTT.com   2021-10-11 15:37:59


  中评社北京10月11日电/据中国经济网社评,迎接环保督查,“先停再说”;落实转型升级,“一关了之”;创建文明城市,“牌匾统一”;抓好疫情防控,“不能返乡”……个别地方出现的这种“一刀切”或“运动式”治理手段,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体验。最近,又有一个热词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运动式”减碳。

  对此,笔者以为不能“一笑而过”。不论是空喊口号、大造声势,却不见实效,还是将问题简单化和短期化,超出当前发展阶段制定大干快上、不切实际的行动方案,抑或缺乏大局观,盲目下指标,搞“一刀切”和碳减排竞赛,这些“运动式”减碳的做法都不仅伤及相关产业的“筋骨”和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会给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带来隐患,更与国家制订的“双碳”目标背道而驰。

  “双碳”目标,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郑重承诺,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内在要求。一年来,“顶层设计”逐渐清晰周密,有关部委相继出台政策,各省市把做好“双碳”工作写入了地方“十四五”规划。成效自然是显着的,但也有个别地方对政策领悟不深不透,出现了“跑偏”的现象,理应及时纠正。为此,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

  上面这么“敲打”,下面再不当回事,可就说不过去了。实现“双碳”目标是一个需要较长时期并且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次个别地方“跑偏”被纠正过来了,下次另一些地方再出“么蛾子”怎么办?对于各地来说,一方面要坚持先立后破。只有有了科学审慎、实事求是的“立”,才能有路径清晰、扎扎实实的“破”。另一方面要吃透中央精神。无视本地资源禀赋、企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实际情况,以冒进或盲动的姿态推进“减碳”工作,不管多卖力气,都是在“加戏”或“抢戏”,干扰经济发展大局。

  当然,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历史上,我们曾经吃过很多“运动”的苦头,但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行为惯性并未完全消除。如今,这种运动式的做法不只存在于“减碳”工作中,正如本文开头所列,在诸多其他领域也不鲜见。“存在即合理”绝不是虚与委蛇的理由,运动式思维及行为方式是政绩观错位的产物,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格格不入。我们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市场主体、尊重群众意愿,走出“舒适地带”、摆脱“路径依赖”,才能实现既定目标。

  “除旧”,自然需要勇气;“布新”,更依赖科学理性。跨过这些沟沟坎坎,在“双碳”目标指引下的中国绿色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