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富权:改名之议也折射国民党内权力斗争
http://www.CRNTT.com   2020-10-13 14:49:26


 
  可以说,国民党已经隐隐约约地出现了“两个中央”。一个中常会,另一个则是党团。前者以“传统派”为主,但也不一定全属“理念派”,不过坚守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及党纲党章,基本上能够维系“一中”及“九二共识”;一个是以党团为中心,平均年龄相对年轻一些,由于除了“不分区“立委”之外,都是要在“单一选区两票制”的特殊选制下,必须经过艰苦奋战才能当选,因而“选战”意识甚强,“条件反射”式地顺从“主流民意”,否则就落选。在国民党已经沦为在野党,没有五千多个政务官及公营企业董座可以安排之下,落选就等于“政治失业”,也失去政治舞台,四年后再选可能选民已经淡忘,因而对选举利益极为着紧,成为“选举派”。这两个“阵营”的分野,已经越来越分明了。

  江启臣是循“区域“立委”选出来的,在二零一八年“九合一”选举前还曾参加台中市长初选,与现任市长卢秀燕竞争,自然成为“选举派”。因而就被动主动地把自己与党团捆绑在一起,与党的总体形成距离,又未能在两者之间,以党主席的超然地位进行调和平和。尽管按照党章确实,中常会开会是由党主席主持,但他在中常委中并不占优势,因而将国民党党团视为自己真正的“大本营”。

  实际上,从国民党中央宣布计划“搬家”,但物色到的两处商业楼宇遭到其租户的反对后,就决定将中央党部“一分为三”,其中政策委员会与党团合并办公,亦即捆绑在一起。

  按照《“立法院”组织法》等法律规定,“立法院”必须向朝野党团提供办公室,及公费助理。因此,一些细小的政党,其政策会甚至党中央是与党团一起办公的,“搭借”公费来维持党中央的经费开支。而民进党在这方面,却极为抗拒这种做法,即使是党中央财库再缺紧时,党中央政策委员会仍然坚持在中央党部办公,就是为了更好地维持党中央对党团的领导,避免出现“第二个中央”,并凸显政策会是党中央的机构,突出党中央。可见,倘若国民党果真将政策会搬到“立法院”的国民党党团办公室合并运作,作为国民党中央政策会执行长的林为洲,就将被作为国民党党团总召的林为洲所“绑架”,甚至是“尾巴摇狗”,党团指挥党中央,与中常会的“传统派”分庭抗礼,颇为危险。因此,有人指出,国民党中央党部其实可以不搬家,只要缩减租用楼层,就可达到节省开支之目的。其实,更是担心本来就是“周身刀,冇把利”的江启臣,难有足够的魄力去领导分散多处的中央党部各部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