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两新一重”扛鼎 稳投资下半场火热开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7-03 10:40:38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也表示,“新基建”与传统基建均存在较大发力空间。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利于调节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未来的发力重点。与此同时,基于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国情,传统基建仍有较大发力空间,特别是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老旧小区改造、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等领域仍存在较大缺口和需求量,相关项目建设将有力推动人民生活的改善。

  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

  这么多投资项目,钱从何来?一方面,具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和产业政策支持不断加码,另一方面,有效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也在发力。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按照财政部计划,今年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从6月中旬开始发行,部分也指向“两新一重”建设领域。

  地方层面具有针对性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加快落地。贵州日前集中开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01个,重点围绕“两新一重”、民生短板等领域,总投资606亿元,获得专项债券支持107亿元。辽宁表示将抓住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机遇,向国家申报500个项目,投资需求1000多亿元。

  更多激发社会投资活力的举措正在谋划中。例如,河南将制定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的政策措施,依托PPP项目信息监测服务平台和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平台,持续常态化推介“两新一重”重大项目,引导民间资本积极参与。探索开展基础设施REITs试点,盘活优质存量资产,形成良性投资循环。福建将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发挥好中央专项债券和地方财政资金作用,做好政银企对接工作,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