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俄罗斯核威慑政策变了吗?
http://www.CRNTT.com   2020-06-11 17:31:3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新兴国家,在转型和重建过程中,随着国际形势、地缘态势、威胁变化和国力发展,核威慑政策也相应地进行调整。

  建国后,为亲近西方,俄曾短暂奉行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1997年,北约启动首轮东扩,作为权宜之策,俄曾提出“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但很快予以废除,以创造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的国际环境。俄美、俄北关系以2008年俄罗斯与格鲁吉亚的“五日战争”为转折点开始不断恶化,随后俄开始奉行“防御性的先发制人”政策,体现在2009年版《国家安全战略》中,并持续至今。

  核威慑的基调仍是防御性的

  近年来,因克里米亚问题、乌克兰东部地区问题和叙利亚战争,俄美和俄北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低谷,在经济、金融等领域对俄罗斯制裁无效的情况下,军事施压成为唯一选择。

  2019年12月,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在国防部扩大会议上指出,美国2020年国防预算是俄罗斯的16倍;北约正在实施针对俄罗斯的“4个30”计划,即在30个昼夜内可保证30个摩步营、30个航空中队和30艘战舰投入作战,该计划将于2022年前完成。与此同时,北约在俄周边基地部署的前线战斗机可在24小时内挂载战术核武器起飞,波兰境内的陆基导弹防御系统雷达探测距离深入俄境内达450公里。而美国于2019年8月正式退出《中导条约》,很可能在欧洲大陆部署中程和中短程导弹。

  在俄美与俄北之间持续、高强度军事对抗的背景下,俄罗斯实施核威慑的主要目的是战略防御。《核威慑政策》明确指出,俄罗斯奉行防御性的核威慑政策,这个战略基调也与2015年版《国家安全战略》和2014年版《军事学说》保持一致。

  《核威慑政策》指出,俄罗斯核力量将维持在确保国家领土完整,防止潜在对手侵略的水平,在发生军事冲突的情况下,能够阻止敌对行动升级并在俄罗斯及其盟友可接受的条件下停止敌对行动。

  俄罗斯核威慑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态化。《核威慑政策》指出,核威慑在和平、危机和战争时期都将发挥作用,其有效性将持续到实施使用核武器。事实上,俄罗斯的核威慑与核实战之间的“门槛”高低,是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