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完善民生保障制度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http://www.CRNTT.com   2020-11-12 08:44:53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需要更加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我们需要有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民生保障制度来巩固这一成果,并引领人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开启新征程,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一方面,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面落实到具体的民生保障制度中,直面民生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新时代面临的新挑战,将坚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作为进一步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目标任务加以推进,尽快补齐民生短板,加快优化制度安排,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遵循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城乡、促进公平,共建共享、崇尚奋斗,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的原则,以积极、理性、可持续的努力不断促进民生发展,并进一步注入公平性,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责和激发人民群众奋斗成就幸福的内生动力,使民生发展步入新境界。同时,加快改变民生保障制度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统筹考虑其功能定位及相互关系,以追求民生发展综合效应最大化、最优化为出发点与归宿,促使整个民生保障制度体系能够有效协同地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为此,需要重点优化以下方面的制度:一是优化收入分配制度。包括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二是优化就业制度。将提高就业质量置于与追求充分就业同等重要的地位,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创新适应各种新业态发展的就业政策,制定完备的平等就业政策,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劳动者安居乐业。三是优化教育制度。包括增强教育的福利性与公益性,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立确保教育公平的制度体系,解决好教育结构失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等问题,构建服务全民终生学习的教育体系。四是优化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促进保障待遇公平,完善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等。五是优化医疗卫生制度。包括加快发展公共卫生事业,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此外,还要全面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包括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和新型扶贫举措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逐步解决好相对贫困问题,以公共投入带动市场与社会资源加快解决养老、育幼、助残服务供给的不足等,以多层次民生保障制度安排来满足民生诉求的多样性需求,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伴随着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普遍提升,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个体的收入与生活质量仍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新起点,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特色的民生保障制度应当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走向更加成熟、定型。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郑功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