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张亚中:国民党核心理念流失 如何重构?
http://www.CRNTT.com   2021-07-31 00:32:32


 
  第二,我们从台湾本身的历史来看,为什么这些“分离主义”,或者“去中国化”,能够在台湾有丰沃的土壤,使得中国国民党对维持“中国”、“统一”的立场也不坚定了?从历史来看,从1895年到今天2021年,整个长达126年的时间里,两岸人民只有短短的4年,1945年到1949年,同属一个中央政府。其他的124年的时候,两岸在各自不同的政府之下管辖。前面50年是日据时期,这时期两岸不止是分治,根本就是分离。日本到后来的“皇民化”政策,想把台湾彻底的从中国史观、文化、认同中切割出去。

  而中国国民党从1949年来台以后,进行的是“反共”教育。当时的国民政府当然是“反共不反中”,“反共”思维是建立在“敌我”的对立上,即使到现在,由于两岸敌对状态没有解决,“反共”的思维仍盘据在不少蓝营人士的认知中。另外,在海外如“法轮功”以及美国的右翼团体把冷战时期的“反共不反中”的思想拿去用,以做为其“实质反中”的说辞,中共毕竟是中国大陆的执政者,因此,在处理对大陆问题时,这两者很难完全分清,不过,“反共不反中”的思想,也反过来对国民党很多人产生了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国民党,有不少人不愿意谈“统一”,或“中国”。

  第三,从1990年代开始,做为“党国”领导人的李登辉开始进一步去中国化。先是在1990年代初期,去孙中山的政治理念,中期开始去中国化,以“戒急用忍”来避免两岸走得太近。一直到今天,李登辉“去国民党思想化”的成果在国民党内依然存在,两岸的敌对状态也没有解决。今年六月份的时候大陆的28架军机还绕着台湾西南边的沿海,两岸的军事还在高度的对峙。

  第四,两岸在国际政治与国际组织中的零和博弈,让两岸之间产生了“分别心”,彼此把对方当成一个“他者”。两岸关系也形成为“异己关系”。这对于国民党的“中国”、“统一”论述,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确还有一些对两岸有利的影响。蒋介石1949年到台湾来以后,落实中华史观、复兴中华文化。1990年代以前,所有的教科书,在身份认同上,“两岸都是中国人”,这是两岸关系目前不致于完全崩裂的最核心因素。但是大概在1996年,就开始彻底打破了,不过,即使在今日,在台湾认同“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率还有三成左右。

  1987年两岸交流探亲以后,两岸之间的互动开始。大陆改革开放的初期,台商在大陆做出具体的贡献,这也是两岸之间非常好的阶段。国民党在两岸关系上,一直是个强项,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可是问题又来了,就是两岸交流的成果,没有让台湾的老百姓所分享。原因在于,两岸关系仍处于敌对,是一种不正常的两岸交往。既然两岸关系不正常,大陆也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两岸交流的利益也难免掌握在某一些人的手上。民进党因而批评国民党是“买办”。这也使得国民党在面对大陆市场时,不敢放大胆的主张两岸全面交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