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快实现碳排放达峰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1-05 09:36:10


 
  加快能源结构转型,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系

  文章表示,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化石能源消费,因此,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键是实施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革命,持之以恒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对于中国而言,煤炭是化石能源消费的主体,煤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占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70%以上,因此近期能源结构转型的重点在于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各地应制定“十四五”及中长期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减煤路线图,保持全国煤炭消费占比持续快速降低,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要继续加大煤炭总量下降力度。按照集中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近期煤炭削减重点要加大民用散煤、燃煤锅炉、工业炉窑等用煤替代,大力实施终端能源电气化。

  大力加强非化石能源发展,2025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应不低于20%。东部地区“十四五”期间新增电力主要由区域内非化石能源发电和区域外输电满足。加快特高压输电发展,显着提高中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构建现代气候治理体系

  文章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财税、交易等手段,引导低碳生产生活行为。以气候投融资和全国碳市场建设为主要抓手,助推碳达峰方案实施。强化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扩大气候投融资渠道,在重点行业的原辅料、燃料、生产工艺、产品等环节实施价格调控激励政策,对低碳产品在税收方面给予激励。开展全国碳市场建设和配额有偿分配制度建设,将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纳入全国碳市场。改革环境保护税,研究制定碳税融入环境保护税方案。鼓励探索开展碳普惠工作,激发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低碳行为和绿色消费理念。

  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碳达峰行动中的主体责任。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纳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党政领导综合考核内容等,加强过程评估和考核问责。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推进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

  文章强调,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进低碳技术应用和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要求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抢占低碳科技高地将是未来一段时间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基础,因此应当将低碳科技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推动。建议国家提出低碳科技发展战略,强化低碳科技研发和推广,设立低碳科技重点专项,针对低碳能源、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前沿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碳排放控制管理等开展科技创新。加强科技落地和难点问题攻关,汇聚跨部门科研团队开展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碳排放驱动因素、影响机制、减排措施、管控技术等科技攻坚。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示范应用。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