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环球评论:中小企业可在这五点突破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20-04-13 10:54:21


 眼光,利用疫情带来的空窗期,积极求变,灵活转换,大胆实践。总体上看,要着重解决技术来源、资金支持、产业协同、应用市场和人才团队五大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除了中小企业自身要有寻求改变的意识和动力外,还有赖于来自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倾力支持。

  从技术来源和技术机会来看,应当激励科研院校和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大企业积极向中小企业免费或低价转移成熟的具体技术和项目,政府提供技术清单和应用指引。中介组织和工业园区则可以在技术和项目的对接方面发挥作用。

  资金短缺历来是中小企业的短板,疫情加剧了资金困难。目前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范围广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减轻税负,力求缓解中小企业资金问题,各类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有效金融供给。这些政策和措施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向数字技术应用倾斜,或者直接给予定向融资支持。设立专项发展基金,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数字技术推动转型升级的项目。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向数字技术研发应用项目。

  行业性企业协会和地域性企业商会等经济中介组织也应挺身而出。尤其是新型协会和商会作为组织平台或网络枢纽节点,是帮助中小企业摆脱困境、共渡难关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它们可发挥作用,主动调节企业间资金余缺,帮助企业解脱商业拖欠,促进资金在企业间有效流通。

  产业协同方面,要求各类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智能制造示范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各类数字技术专项服务和产业配套服务,鼓励和支持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制造知识共享、产业链协同和网络化融合。针对数字技术应用市场,各级政府要为中小企业提供集成的精准市场信息,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市场开拓的各类政策,如政府采购、展会展示、应用示范、融通渠道等。大企业、行业协会和工业园区在这两个方面扶助中小企业都有积极作为的巨大空间。

  数字技术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团队建设。除给予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人才进入中小企业外,更为重要的是在包括大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建立起一种智力合作机制,以弥补中小企业人才不足的缺陷。

  作者:罗仲伟,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