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一些地方和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喜新厌旧”
http://www.CRNTT.com   2020-06-01 12:10:17


 

  一些地方和企业“喜新厌旧”

  然而,张天任在调研中发现,眼下,我国各地不少企业技改热情很高,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给予积极的政策、财政支持,但受制于种种制度性、结构性因素制约,企业在技改过程中遇到一些实际困难。此外,一些地方和企业“喜新厌旧”。

  “现在人人都想当网红,资本大量涌入包括网红经济在内的新经济领域,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升级遇冷,企业缺乏技改资金,改造自然难以进行。”金宪说。

  对此,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表示,运用诸如智能技术、区块链等先进科技打造高科技企业,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不能忽视作为我国产业基础的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否则前者就会失去产业链配套,失去基础支撑,全社会的产品供应链也会受到影响。

  这一问题也得到有关方面的注意。今年全国两会上,民进中央向全国政协大会提交了《关于以产业结构稳步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案》。该提案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呈现较明显的“去工业化”迹象,对比国际经验,我国“去工业化”显得过早、过快。为此,民进中央建议,要加快制造业优化升级,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制造业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

  “一个经济体过早出现快速‘去工业化’,如同抽走了带动经济快速增长的‘驱动机’。”太原市副市长焦斌龙认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较之于传统服务业更利于带动经济增长。

  引导资金投向“工业强基”的薄弱领域

  相关数据显示,中央财政每投入1亿元,可以拉动投资20亿元,新增工业产值30亿元,利润3.1亿元。由此可见,加强技改投入对于稳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