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文化+科技”:故宫修复巨幅贴落
http://www.CRNTT.com   2021-04-01 14:44:01


  中评社北京4月1日电/据人民日报报道,纵446厘米、横282厘米,《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尺幅巨大,是清代宫廷画师为符望阁内檐装饰所绘的巨幅贴落(直接裱糊于宫廷的墙壁或隔扇上,可随时令更换,因此称贴落),绢本青绿设色。修复前,它曾经长期绷铺于古建原状环境中,病害情况十分严重。如今,经过修复,《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焕发青春,山水灵动,古色古香。这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将尺幅如此巨大、病害情况如此严重的一件书画类文物,通过传统手艺的支撑和科技手段的助力进行修复。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书画修复组组长杨泽华说,送修前,画作绢质糟朽、缺失严重,加之其经纵向卷折数叠后横向压折,出现了断裂、空鼓、起翘、缺失等病害。巨大的尺幅给修复带来了挑战,比如修复过程有一项是揭画心,需要修复师采用揭、搓、揉等方式,去除画绢背后已经失去承托作用的托心、背衬纸,揭心过程需要一丝不苟,绝不能伤及绢丝,因此被业内形容为“如履薄冰”。面对这一大尺幅的作品,揭心更需仔细。为此,修复组定制了玻璃工作台,特别制作了一个木桥。修复师可以蹲在木桥上,对巨幅画作进行修复。拼对与回贴、清洗展平、加固绢丝、翻身揭背、揭画心、补缀画心绢丝缺失处、选配背衬、再次翻身、绷平与全色……每一个修复步骤,都考验着文物修复者的手艺和精力。而采用科技手段,能帮助探查文物情况,采用更为精准细致的修复方式。杨泽华说,对于大尺幅贴落画的修复,修复前需借助科技手段从外部环境及自身材质的稳定程度两个方面搜集数据,充分了解文物的病害机理。在修复中,也要全程跟进检测数据进行对比试验,加强科技检测与临床修复的契合度,进一步提高书画修复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雷勇介绍,修复《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采用了透光摄影、多光谱成像、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等3种非侵入的面分布信息提取方法。透光摄影是利用光纤,从纸质、纺织品等能被可见光穿透的文物背面进行布光,并在文物正面进行拍摄,从而采集到文物内部更深层的状态和病害信息。多光谱成像则是一种利用各种光线波长不同的属性,获取目标光谱特征和图像信息的无损分析技术。X射线荧光面扫描成像技术,能更好地分析各类颜色所使用的材料及技法等信息。

  犹如现代医疗手段对病人的检测,技术手段能对文物进行科学检测。运用科技手段能了解颜料成分、笔墨浓淡等信息。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表示,这次修复工作是“文化+科技”文保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现代文物保护和展示工作的一次范例。修复后的《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将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亮相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此外,故宫博物院资料信息部运用数字技术,对符望阁和《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进行数字“活化”,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和背后的修复故事。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