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中评社 陆文煜摄) |
纪斌谈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打下了大一统的人心根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尧、舜、禹,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从秦汉大一统到后来列朝列代政权更迭,其间虽历经风雨、分分合合,但中华文明道统、文脉和价值一直没有中断。自强不息的决心意志、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深沉的历史意识成为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换,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是中国人的信念。两岸同胞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两岸同胞的家里事,当然也应该由家里人商量着办。
纪斌续指,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丰富和平统一实践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华智慧,既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又有利于统一后台湾长治久安。两岸双方应该本着对民族、对后世负责的态度,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争取早日解决政治对立,实现台海持久和平,达成国家统一愿景。
纪斌表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中华民族“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国家统一是福、国家分裂为祸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台湾同胞崇敬祖先、爱土爱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统一后,两岸同胞可以弥合因长期没有统一造成的隔阂,增进一家人的同胞感情,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互补,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共谋发展,共促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
纪斌提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体现在求同存异,平等相待的精神上,是实现高质量统一的内在保障。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北大蔡先生提倡兼容并包、包容中创新的学术态度,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推动中华文明进入现代。尽管海峡两岸分隔已过70年,岛内“台独”势力处心积虑搞“去中国化”,中华文化依然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这离不开把中华文化作为精神纽带,大力开展文化交流,这离不开把中华文化认同作为精神核心,构筑两岸命运共同体。统一后,两岸同胞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台湾地域文化一定会在中华文化根脉的滋养中更加枝繁叶茂、焕发光彩。包容而没有排他性,决定了我们的文明的和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