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公园公布的盈盈生产镜头 |
第三,广泛探讨大熊猫如何能带动香港的旅游业及经济。实际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7月1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二十七周年酒会上宣布中央将再向香港送赠一对大熊猫之后,香港社会就开始了如何打造“大熊猫经济”的讨论。
近年来,内地不少城市及外国多地都成功打造了“熊猫网红”,例如大熊猫花花、萌兰、韩国出生的大熊猫“福宝”等等,都在全球拥有大量粉丝,门票和周边商品收入可观,发展出大熊猫经济。
因此,随着新增赠港大熊猫与新生大熊猫的“喜上加喜”,香港社会纷纷讨论,认为大熊猫宝宝为香港社会增添喜悦气氛,应考虑为正在复苏的旅游业注入新动力。当局宜把握大熊猫热潮所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一条以大熊猫为核心产业链的熊猫经济,参考内地和外国动物园的经验,吸引网民流量,打造明星熊猫,为本港旅游业带来新亮点,吸引更多旅客来港。
笔者认为,香港社会对于大熊猫的关注和讨论都出自真爱。大熊猫在香港诞下第二代,本身也具有重要的情感意义。正如很多场合官方、媒体所说,赠港大熊猫在香港“扎根”早已远远超过七年,法律上早就成为“永久居民”,市民对于大熊猫的感情也更加深厚。因此笔者想要强调的是,无论是一如原计划发展熊猫经济,还是从更大流量方面做大熊猫文化,更重要和最值得关注的,是重视大熊猫作为“情感纽带”、“情感链接”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