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打通双循环堵点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20-10-10 08:03:10


 
  多措并举畅通双循环

  文章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从供需两侧同步发力,用改革的办法打通双循环的痛点堵点,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坚决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面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推进高水平开放,形成以“国内大循环”撬动“国际大循环”、以“国际大循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是扩大内需,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要着力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围绕重点产业链、龙头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大规模的投资需求。另一方面,着力扩大消费需求。通过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夯实扩大内需的基础。要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健全用户权益保护、产品追溯等机制,营造安全诚信的消费环境。既要千方百计稳定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也要推动新型消费扩容提质,比如,推广在线教育、互联网诊疗等新服务,探索智慧超市等新零售。

  二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要加快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补短板强弱项,提升产业基础能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一要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要提供精准的支持政策,优先保障在产业链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稳定运行;积极落实对中小微企业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帮助企业恢复经营、稳定生产,加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协作;结合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地区,打造空间上集聚、上下游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要加强巩固传统产业优势,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努力突破各项关键核心技术,增强产业链的弹性和韧性。

  三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打通生产要素流动梗阻,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和高效配置。要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管理体制,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完善股票市场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加快完善技术要素市场;探索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四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既要发挥中国“世界工厂”的优势,为世界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和服务,也要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其他国家提供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全球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要通过制度型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要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舞台的话语权,营造良好外部发展环境。要以自由贸易试验区、自由贸易港等高水平开放平台为重点,推动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循环。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