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需提升四大能力
http://www.CRNTT.com   2020-04-02 08:48:00


 
  传统产业向新产业新业态的转换是无穷尽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有能力快速且尽可能平滑地实现这个过程。为此,首先要集中力量落实好“六稳”相关政策,尤其要把“稳就业”放在优先位置,稳固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基础。其次,要继续加大对企业研发、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本投资的支持力度,增强企业竞争力。此外,还要顺势而为抓紧研究制定涵盖公平竞争、劳动就业、版权保护、算法公平等在内的数字治理规范及体系,确保新产业新业态尽快进入法治化轨道,同时也为处于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提供必要和合理的保护。

  第三,提升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积极性的能力。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疫情期间,很多国有企业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力抗击疫情,有序复工复产,为疫情防控和社会稳定贡献重要力量;不少民营企业在捐款捐物、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抗击疫情、组织复产复工、稳定国内产业链等方面积极作为;一些在华外资企业也为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调动和有效保护各类经济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不仅是认识上的问题,更是一种重要的实践能力。为此,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营造良好环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稳定民营企业发展预期;通过实施《外商投资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更好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积极性和合法权益,努力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

  第四,提升国内外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的能力。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既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国内区域布局问题,也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谋划好生产力的全球布局问题。中国已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有最大规模的制造业能力和超大规模市场,但从提高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发展更加稳定经贸关系、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多个维度看,中国在推动国内外生产力布局协同发展方面还有一些不足,综合统筹国内外生产力布局是我们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中需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看到的是,此次疫情也凸显了强化海外资源和能力布局的必要性,统筹国内外生产力布局需要在两个市场同时发力。为此,建议在持续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吸引高质量外资和高端人才的同时,推动国内企业有方向、有节奏地走出去,同时在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不断提升海外支持、服务、保障的全方位能力,最终实现国内外生产力布局的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