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评:抵制加班的“初生牛犊”需要良性响应
http://www.CRNTT.com   2022-01-29 14:17:06


  中评社北京1月29日电/网评:抵制加班的“初生牛犊”需要良性响应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朱昌俊

  日前,某互联网公司应届生在公司大群就过度加班怒怼管理层一事引发热议。有媒体梳理发现,过去的一年,劳资矛盾频发,多家知名企业都出现过员工连续加班发生意外事件。

  员工就加班问题在公司群怒怼管理层,这样的事公开后很容易吸引眼球。加之此前互联网公司的加班文化屡屡引发关注,此事又进一步激发了不少人对于抵制“加班文化”的共鸣。

  “加班文化”的出现,原因当然是复杂的。日本学者森冈孝二在《过劳时代》一书中,就认为社会竞争压力加大,消费攀比加剧,技术革命带来的加班便利化等,是当代日本人普遍过劳化的主要原因。这放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下也是成立的。韩裔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甚至提出了一个“自我剥削”的说法:在现代社会中,个体由于种种原因会倾向于自觉加班。也就是说,与很多人直觉认为加班是被迫的不一样,现实职场不少人对于加班已有了内在驱动力。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对于高薪的追求。如此前有互联网企业减少加班时间,而导致员工收入降低,就同样引发了一些争议。因此,对于当前普遍流行的“加班文化”,确实不能低估其成因的复杂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存在即合理。当一个社会的运转建立在一种过度加班的过劳状态之上,反思和改变是必要的。日本一项研究发现,超过 70% 的受调查企业承认,因加班而导致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的代价已超越额外工作带来的收益。这表明,过度加班不仅是在透支个体的健康,其带来的额外收益,其实可能远比我们想象中的低。对此,尤其是企业应该看到这一点,主动减少不必要的“内卷”式加班。

  此外,法律法规也应该在遏制过度加班现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去年8月,人社部、最高法院等联合发布了10个超时加班典型案例,其中就包括“员工拒绝‘996’被解除合同后获赔”。其中所释放的信号不言而喻。当然,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要落到现实中,的确还有很多障碍需要清除。比如,劳动者的维权门槛高,企业变相规避法律风险的“空子”大等。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