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兆民。(中评社 资料照) |
中评社台中8月2日电(记者 方敬为)针对中美天津会谈后双方关系走向,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潘兆民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中美双方这次在会谈的过程中,无论是地点安排,或议题设定上,仍然展现尖锐竞争面向,但同时也透出合作契机。
潘兆民观察,美国这次在闭门会议中,包括朝鲜去核、阿富汗撤军等问题,都会是提出来寻求合作的项目,而一来一往,中国也划出交往底线,台湾问题又属重中之重,双方要想合作,美国必须适度松手,台湾问题或成为两强共管的局面,对台湾而言相对不利。
潘兆民,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现任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暨通识教育中心合聘教授,曾任东海大学国际教育合作处副国际长、东海大学就业辅导暨校友联络室主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政治系访问学者及上海复旦大学访问学者。
有关中美天津会谈,潘兆民指出,若对照今年3月中美在美国阿拉斯加举办的高层战略对话,会晤地点的选择上就透露出对抗气息。拜登政府与中国外交高层首次会晤的地点,美方选在美国偏远的北部,而不是在华盛顿首府等重要都市,所以这次美国副国务卿舍曼(Wendy Sherman)到中国回访,北京安排会谈地点在天津,所以从地点的设定上,都可以看出来,两国角力是越来越深。
此外,美方在与中方完成阿拉斯加会谈后,时隔4个月才派员访华,其实在过程中已经串联了很多盟友,也就是白宫发言人普萨基(Jen Psaki)所说的,“美国要以实力地位应对中国”,所以可发现,中美天津会谈之前,美国已经在东亚巡回过一遍,并在G7峰会中寻求盟国的合作,甚至拜登也跟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最后才再派舍曼访华,传达的讯号很清楚,“今天我到中国来,是已累积实力前来谈判的”。
潘兆民认为,所以中美天津会谈程度上也是很针锋相对,不亚于阿拉斯加会谈,只是台面上较没有先前火花四射,可是从双方提出来论点来看,其实都非常的有针对性。舍曼指责中国侵犯人权,包括新疆、西藏、香港、台湾等议题,仍然尖锐。而北京也不惶多让,同样提出人权方面的问题,批评美国对中国公民的限制措施也是在打压人权,双方在人权议题上面你来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