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封小云:城市优势非绝对 港须强化竞争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21-07-15 00:21:45


民建联9日举办“大湾区发展策略创见”圆桌会议,封小云教授线上发言(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香港7月15日电(记者 沈而忱)大湾区政策是否需要调整以应对国际国内新变化?香港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融入大湾区?香港可否依托大湾区来解决香港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大湾区研究组成员封小云,在“大湾区发展策略创见”圆桌会议上,从经济角度谈了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她认为,所有城市的优势都是动态的,香港是大湾区的核心增长引擎之一,想要维持香港在大湾区内的地位,最重要是强化自己的竞争优势。

  封小云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一国两制”的发展区域,有个统一的发展目标,就是港澳能够融入国家的发展大局。过去主导香港经济发展的力量以欧美市场为主,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决定了香港发展的新动力来自中国及“一带一路”市场。主导香港经济发展的力量需要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就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封小云提到,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从英国主导的社会空间体系变为中国主权下的治理空间,这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致性;但香港又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大湾区中保留了差异性,构成了香港空间的社会属性。一个地区空间的社会属性不会影响区域的经济交流及合作。

  “‘一国两制’下香港的空间边界在制度上,而不是在经济意义上。大湾区在经济意义上的边界必须打通,让所有资源要素都可以互相流动。” 封小云说,不少香港人认为和内地交流的增多会改变香港的社会制度。这种观点必须转变。中国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参与了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但中国没有变成美国,中国的空间属性仍是社会主义。当前,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数十个国家也并不是社会主义,经济上的互联互通不等于这些国家的社会属性发生改变。

  封小云指出,区域合作的本质是各成员通过产业的专业化形成分工和互补结构。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被定义为核心引擎之一,想要强化自己在大湾区中的角色最主要的是强化竞争优势,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投资自己的核心资产,形成自己的专业化优势。目前,香港拥有金融中心这一绝对优势,同时也是国际商贸和航运中心,但每个城市都在发展,每个城市的优势都是动态的,培养和投资香港的核心资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显得尤为重要。科技全球化和规模经济赋予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以大量的选择,如果香港不能通过私人行动、商界活动及政府公共政策去调整和培育新的竞争优势,现有优势很可能会随着动态性的发展而消失。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