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谢军:北斗为世界提供一流公共服务
http://www.CRNTT.com   2021-06-25 00:21:2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中评社 沈而忱摄)
  中评社香港6月25日电(记者 沈而忱)航天科学家团队进校园暨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活动今天(24日)上午继续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发表题为《仰望星空 北斗璀璨》的演讲。谢军指出,卫星导航系统是国之重器,是天上的灯塔。中国的北斗不仅服务国家,更为世界提供了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古人抬头以北斗七星辨别方位,现代人低头就可得到手机导航,全赖日夜围绕地球飞行的北斗三号。谢军表示,时间与空间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也是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卫星导航系统是基于对时间的测量来完成它的任务,为人类所需提供服务。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即将进入只会社会,更高科技的智能技术需要更精密的时间,因此导航技术也愈发受到重视。

  谢军举例道,卫星导航技术有助人类获得高精度的空间位置及时间参数,取得三维位置、速度等资讯,在交通及通讯方面大有可为。另一方面,金融业需要依靠准确的时间,才能控制好不同银行间的现金流。此外,导航系统亦有助提升国防实力,进行各种精准的监控,故卫星导航是国家实力及科技水准的标志性工程。“这是国之重器,是天上的灯塔,和水能、电能、互联网等基础工程一样,影响日常生活。”

  谢军表示,卫星导航技术需要多颗卫星才能完成精确定位,小的国家从技术上和资金上,都无法长期维系整个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因此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是航天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对国内科技实力考核的一个重要标准。相较于美国、俄罗斯和欧洲,中国可以说是后起之秀,自1994年开始奋起直追,不断扎实推进技术、体制和服务性能。

  谢军提到,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已发射59颗卫星。1994年,北斗一号试验卫星定位工程正式立项,到2007年,我国已经成功发射四颗卫星,目前均已退役离轨。北斗一号以较少投入、较短时间,开展了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试验与应用,建立了国际上首个给予GEO双星定位原理的区域有源卫星定位系统。2004年正式立项的北斗二号系统,则是首次采用混合星座,实现有源定位、无源导航、短报文通信功能一体化,共发射20颗卫星,目前在轨工作15颗。北斗三号共发射35颗卫星,共5颗试验星,30颗组网星。从北斗三号开始,中国的北斗成为了世界的北斗,更是世界一流的北斗,为世界提供了优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