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关注:“十四五”战略规划与香港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21-03-31 00:24:4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胡祖才(直播截图)
 
  全国港澳研究会会长、国务院港澳办前副主任徐泽先生提到,香港在国家实现“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中大有可为,并将实现自身更大发展。中央先后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和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为的是排除内外敌对势力的干扰,让香港实现由乱及治。参与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大发展的最重要的抓手。他对推进大湾区建设提出三点意见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与决策执行。二是以深港河套等重点区域建设形成辐射带动。三是着力在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教授通过比较与“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异同,提出香港应从国际化的中转站到融入国内大循环,成为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核心枢纽。以及通过梳理香港创新科技的短板和着力点,提出香港的科创定位应从教育国际化、高端化向科创体系和实体经济化转变。

  主讲嘉宾分享结束后,港交所前行政总裁李小加,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倪明选,香港贸易发展局前副总裁叶泽恩,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香港中心研究总监王缉宪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

  倪明选认为,香港应创造科技人才成长好土壤,将人才留在香港,为香港创造更多价值。他进一步提出,香港科研必须融入大湾区,才有更好的发展。同时,香港政府的管理体制也需要与时俱进,在人才招聘等领域给予香港高校更多信任。

  王缉宪指出,“十四五”规划公布后,香港社会各界不应觉得是“被规划”,而是要对于未来发展的问题提前部署。例如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倒逼中国需要用更可持续的方式发展;而伴随大湾区的发展,船只车辆飞机进出量都会增加,空域管理就将成为大湾区发展“卡脖子”的问题,未来应更加关注这类问题。

  李小加表示,香港对于国家发展的物理的、直接的、量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化学的、联通转换的、质的影响是巨大的。例如,香港作为海洋法系地区,对于国家金融、资本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意义重大,以及由于香港制度上的优势,在人、资金、知识产权规则等方面对于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也十分关键。

  叶泽恩提到,国内国际双循环是两个系统,但又不是隔绝的,香港可以在链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