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台沪学者研讨暨“讲客堂”第八讲“2021中美博弈下的两岸关系与港台关系”日前举行(中评社 沈而忱摄) |
李大壮续指,目前,蔡英文政府已进入执政以来第二次“九合一”选举的周期,而此次选举的结果,将从两个层面对民进党的政治地位作出考核:首先是能否一雪前耻、收复失地;其次是如何完成世代交替,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赖清德与郑文灿的去向。同时也可看到,在野国民党新生代的互相卡位和各打小算盘的做法,与解放前各地方派系考虑如何保存实力的情形十分相似。这种情形令人忧虑。
李大壮认为,今年至明年初是民进党当局在执政期内向北京释放善意的唯一空档时间,因为一旦进入选举期,这种善意就将受到岛内鹰派人士的极力阻挠甚至诋毁。同样,对大陆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值得思考的是,在基本原则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对台工作的手法可否更加灵活一些?
对此,李大壮提出三项建议。第一,为了在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的大前提下,让台胞真正体会到“和”的感觉,可考虑将“四和四合、共赢之道”作为具体的设想和做法,融入到今后对台工作之中,包括全面交往,通过和睦相处,力促合宜进程;真诚对话,借助和谐沟通,达到合作共赢;面对纠纷,注重和善协商,确保合理解决;不忘初心,推动和平过渡,实现合体目标。
第二,既要坚定“时”、“势”在我的战略自信,又需保持清醒、坚守底线、善于斗争、掌握主动。在两岸问题上,要根据大小环境的不同变化,灵活掌握斗争艺术,在把握主动权的同时,获得尽可能多的期望值,并且最好能够达到双赢。1996年,时任国台办主任王兆国曾指出,空间与时间不可兼得,有时需牺牲时间来换取空间,有时又要放弃空间以获得时间。在两岸互动中把握这一艺术非常重要。既然大陆在“时”的方面已占据主动,那么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在空间上就应张弛有度。同样,虽然目前大陆在“势”的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为保证和平统一大业的顺利开展,更需要掌控好“以大待小”的心态。
第三,对于相关政策,既要在信息上保证准确性和对称性,也要在制定上强调必要性与合理性,还要在实施上确保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因人而异,因为我们所针对的是全体台湾同胞,而建立彼此间的互信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长期的适应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