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原陆委会副主委赵建民教授 |
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李剑诸提到,拜登对华政策已经相当清晰。第一,支持全球化和多边主义,打造“民主国家联盟”,在全球范围内争取更广泛的支持,围堵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治理模式的输出。但美式民主不是没有隐忧,特朗普的作为及国会骚乱伤害了民主价值,动摇了美国作为世界领导地位。第二,以竞争来定义合作。拜登曾经讲,“中美关系原来是以合作来定义竞争,现在是以竞争来定义合作”。竞争与合作的次序对调,实质上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变化。美国已意识到,中美力量对比,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已朝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第三,战略耐性。拜登提出要以“战略耐性”处理对华关系,反映出其应对中国崛起的力不从心和举步维艰。可以预见,拜登政府在处理涉华敏感问题时会有较多的自我克制,比特朗普政府更倚重外交手段,更强调冷静和智慧。
李剑诸表示,中美是否陷入所谓的“新冷战”,学界讨论得很多。但与当年的苏联不一样,中国已经融入了国际体系,其他国家并不情愿在大国博奕中选边站。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基本形态,具备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塑造力。这种塑造力需要善以利用,尤其在拜登政府举棋不定、心有余而力不足的阶段。中国有条件以静待动,不被“带节奏”,以既定战略定力回应美国的战略耐性。
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仇长根指出,台湾当局试图推进对欧亚国家的关系但难以突破。长期以来,欧洲多国都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与台湾发生官方关系,即便有,也是政党和政客为转移国内政治与社会矛盾,以“强硬”的对华姿态,为个人捞取政治资本;也有些是受到美国的“煽动、胁迫、引诱”。另一方面,美国出于地缘政治战略需要,短期不会丢弃“台湾牌”,会继续玩弄两手策略,一方面坚持“一中三公报”应付中国;另一方面依托《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实施“以台制华”战略。
仇长根续指,美国“制中、遏中”的战略不符合时代朝流。美国视中国为“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同时“在符合美国利益的情况下也准备与中国开合作”。中国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及发展潜力,将给各国带来更多机遇,美欧及其各国不可能视而不见。全球面对疫后经济复苏,各国希望摒弃政治干扰,开展全面战略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