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抢时间补进度 稳经济举措多路并进 
http://www.CRNTT.com   2020-04-14 10:21:51


 
  4月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主持召开部分地方经济形势视频座谈会,围绕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与走势、面临的问题和有关政策建议,与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山东省、河南省、广东省、四川省、陕西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宁吉喆在3月底主持召开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专家座谈会,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及应对政策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建议。

  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1至2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4.5%。不过,业内指出,随着政策的推进落实和疫情的有效控制,我国投资将逐步回归常态,投资活力将进一步激发,有效投资需求将持续释放,投资有望逐步恢复向好,企业复工复产积极有序推进,经济运行加快回归常态,疫情冲击不会改变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志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各部门就投资、消费、就业、财税等出台了众多政策,和以往的刺激政策不同,这些政策更多地体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构筑起一道经济社会运行的网络,减少经济因疫情遭受的损失。

  “二季度和三季度是影响全年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目前,二季度伊始,地方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的稳投资和稳经济举措,纷纷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政策,包括推动新基建、发行消费券等政策,政策效果会随着国内防控形势的好转而逐步显现。”王志刚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复产复工进程加快、效率提高,预计二季度相关政策效果将开始显现,二季度经济增速将恢复至正增长区间。但考虑到全球疫情的蔓延,我国疫情防控仍面临“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压力,预计二季度经济的恢复程度有限。全球疫情形势拐点未至,给经济恢复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预计经济真正企稳与恢复仍需等到今年下半年。

  对于下一步的政策建议,王志刚认为,要以救助重点人群和重点企业为主,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数字科技实现政策的精准定位,让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群体生活能够稳定下来,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局势变化,加大政策统筹协调,让复工和复产能够同时启动,在外需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候,更多的政策要转向内需,提高投资的效率和对就业产出的带动效应,同时优化消费的软硬环境来稳定居民消费信心。

  范若滢表示,为应对当前我国经济金融面临的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进一步发力稳增长关键领域。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加大专项债与重点项目、新型基建项目的对接;适时考虑特别国债的发行。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结构”并重,降准、降息仍有必要。三是进一步出台稳消费政策,加快释放国内市场需求。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稳定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培育壮大生鲜电商、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通过发放消费券等措施增强居民消费意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