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深度专访:姚思荣谈香港旅游业困局
http://www.CRNTT.com   2020-03-21 00:09:43


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姚思荣谈香港旅游业的困局与发展。(中评社 张心怡摄)
 
  恢复秩序 推动旅游业新发展

  中评社:您刚刚提到赴港游客中,内地游客占了大多数,我们知道不少内地客来香港的目的是购物。游客在购物之外,如何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发现本地的特色文化?

  姚思荣:想要做好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我们首先要知道旅客来香港的目的是什么。前年香港有6500万的旅客,大概有5成半是当天往返,4成半是过夜的。当天往返的旅客,他们是经常来香港的,对香港比较熟悉,他们的目的可能是买点日用品、品尝一下美食,或者是去香港的郊野公园、地质公园、离岛这些地方,特别是高铁开通以后,不少人把香港当作短途游和郊外游的选择,这部分人很少会选择传统景区,亦不会买太多的奢侈品,这是我们所谓“体验香港特色文化”的游客,但是这些旅客的消费力比较弱。另外一种是过夜旅客,很多都是第一第二次来,那么他们更会地多选择一些传统景区,也会买一些奢侈品。

  游客对香港从不熟悉到熟悉,再到深度游,有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比较长、也比较难,所以针对过夜游客,我们还是以传统景区为卖点,比如迪士尼、海洋公园每年有五百多万访客,接近六成是游客,他们对景区的消费贡献是比较大的。另外,在社会运动之前,旅客的消费占了香港零售业总消费的1/3,而奢侈品比例则更高,可见香港的零售业也是蛮依赖游客的。在这种情况下,发展深度游我们是同意的,也认为是必须的,但根据不同的游客群体,还是要有不同的策略。我认为香港“美食之都”、“购物天堂”、“国际城市”这样的标签没必要淡化;保持这些标签的同时,我们再去强化特色旅游,比方说前两年香港推广的旧城中环、大城小区·深水埗,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不仅吸引了熟悉香港的游客,很多第一次访港的旅客也慕名而来。

  除此之外,香港近年还着重向旅客推广“盛事”,每个季度都有不同的盛事,包括节庆活动、烟花、花车、万圣节Halloween、一级方程式赛车、单车节、马拉松、美酒佳肴节等等,这种互动式、参与式的节目丰富了游客来香港的行程,在推动香港旅游产品多元化之余,也有助于刺激本地消费。

  中评社:现在去日本、韩国购物也非常方便,上海、日本的迪士尼也有很大吸引力,特别是社会运动以后,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可能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去重新吸引过夜旅客?

  姚思荣:疫情结束后,香港是否会回到去年下半年那样的状态,这个问题我们很担心。旅客来消费,是希望这个地方安全、方便、好客,去年开始香港让人觉得不安全、也不方便,内地旅客也遭到了一些歧视。比起疫情,我认为这个对香港的伤害更大,希望惨痛的疫症过后,大家反思一下,如果没有旅游业、如果没有内地客,香港是否就能独善其身?是否还能繁荣稳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