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网评:中国与东盟经贸划出美丽弧线
http://www.CRNTT.com   2020-05-18 11:32:36


 

  由于世界经济低迷、中美贸易摩擦和新近的新冠疫情影响,东亚经济体对欧美出口锐减。相对而言,地区内贸易受到冲击较小,在东亚各经济体贸易总量中的占比明显上升。2019年,东盟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4.43万亿元,增长14.1%,几乎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的最高增幅。中国本就是东盟整体及其大多数成员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如今东盟也上升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是东亚生产网络日渐紧密的表现。

  其次,一定程度上的外资“转移”是东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结果。被某些外媒夸大解读的所谓外国投资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并非始于今日,而是早在2012年—2013年就开始了。中国吸引外资数量从之前明显高于东盟到与其持平,甚至较低。但可以明显看到的是,这些“转移”的外资主要投入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原因也都非常直接,比如中国的工资等人力成本上涨导致资本收益降低等。与此同时,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性变化,是外国对华投资中的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直线提高。

  在这一变化背后,既有中国经济转型政策的引导,也有东亚生产网络结构调整的推动。一方面,中国近年来的经济政策重点在于改变增长方式和改善产业结构,即从出口导向型转为国内消费型,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转为人才和技术密集型。另一方面,东亚生产网络中的生产重心向东南亚转移,中国则随着国内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向高附加值的“中国智造”转型。

  第三,中国消费水平提高是深化与东盟经济合作的动力。中国工资提高直接推动了东亚生产网络的结构调整,也给地区和全球经济带来更多机遇。中国人口体量巨大,工资收入提高带来的消费动能是惊人的。进口日用消费品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普通民众的选择,其中水果等东南亚国家食品更成了热门。例如,某电商平台4月推出东南亚水果节活动,仅泰国一国的榴莲、凤梨等水果销售额就达上亿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