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福建第一家园建设 陈丽丽提出十条路径
http://www.CRNTT.com   2019-06-24 00:16:21


 
  三是,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的大特区。陈丽丽认为,要以我为主,积极探索超越自由贸易区的经济一体化运作模式,建构“闽台共同市场”。在目前台湾无法全力配合与互动的情况下,从闽台整体共同发展视角考量,尽量扫清或减少区域共同市场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和管理上盲区,将福建建成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的大特区,实现两岸经济社会的有效融合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着力在含括特定港口区域内的免税、保税通关、检验及加工业务管理,原产地规则与认定;专业或特殊技术人员、机构的商业存在与流动;税收协调与离岸货币、金融业务的开展、重点构建“闽台两岸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产业、新材料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现代精致农业等”同业协同合作平台,在人文、区位、体制和政策等进行闽台两岸间的区域性试验、协调和成熟化培育,为实现两岸共同发展提供典型经验与推广范式。

  四是,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枢纽区。陈丽丽认为,福建“第一家园” 建设肩负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圣神使命。探索两岸融合新路就是要探索两岸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这是一个对两岸现状进行挑战与整合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事务,它寻求的是两岸间各组成部分的良性互动状态,实现相互调和、和洽与融成一体,协同发展,最终促成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交往、互动融合的核心所在。文化交流落到实处,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环节。闽南文化在对台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以闽南文化为重要纽带,可将福建“第一家园”建成促进两岸心灵契合的枢纽区,在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发挥特殊而重要作用。

  福建应如何推动“第一家园”建设落实?陈丽丽提出了十一条路径——

  第一,改善治理体制,推进福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陈丽丽表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继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之后的“第五个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基本指向。要在第一家园建设发展规程中,积极探索两岸复归统一后达致的治理理念与治理状态,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和解决更为重要、更为长远的治理台湾问题奠基。

  第二,福建“第一家园”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融合层面,要积极探索,为构建具有更高权益弹性的国家制度建言献策,为化解两岸政治分歧与对立,“奠定基础、累积经验、增进共识”。

  第三,引导广大台湾同胞从“经济觉悟”向全面“政治觉醒”提升转变,逐步培育和提升台湾民众的国家统一自生能力,为促使国家系统朝统一方向演化贡献福建才智与实践蓝本。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