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江大学惊声纪念大楼。(中评社 杨腾凯摄) |
李大中指出,而且这类国际关系学说都认为既有霸权与崛起中的强权双方极度不信任,各自都对对方感到忧惧,所以会想方设法去延迟对手的崛起。即便美国对中国大陆做出了一些保证,但大陆仍感觉美国想方设法想压制、围堵自己。所以不论是艾利森的“修昔底德陷阱”或米尔斯海默的“攻势现实主义”,他们看待美中关系都有其独特的角度。
李大中表示,然而美国多数的精英以及老百姓并不会从国际关系理论去理解美中关系,因为理论是一种解释现实的架构,可以拿来解读现在的局面,对美国领导者或一般的精英,他们在乎的还是政策的实施,去执行最符合国家利益的政策。
李大中表示,可是当中国大陆渐渐逼近美国,双方体制又不同,这几年就比较少看到美国对中国大陆态度乐观,认为可以透过交往政策令中国融入世界体系,反之美国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所以当然会下重手。中美转变为赤裸裸地讲究利益,所以像攻势现实主义、修昔底德陷阱,在这几年就很受到欢迎,因为这某种程度解释了我们看到的局势现状。
李大中指出,而且在这过程中,美中双方对彼此的保证似乎都没有取得效果,拜登说不会透过盟国体制遏制中国发展,但中国的感受显然不是如此,而中国就算承诺无意取代美国的地位,美国也不会相信,美国认为中国国力这么强大,而且你既然无意取代我的地位,为什么你的军备发展这么有步骤?为什么有这么多航舰?这是霸权与崛起中的强权面对到的困境,各自所保证的,在对方看来都没有用,因为国家的意图终究很难以判断。
李大中表示,悲观的那一套国际关系理论相当程度上可以解释现在的局势,但是并不是说某一套理论在指引大家必然往这个方向发展,所以不必那么悲观认为中美走向冲突是必然的,政策是领导人的选择,而非直接套用任何一个国际关系理论。就算是国际关系理论也还是乐观的看法,认为两个强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的,彼此有多层次的勾连,所以仗打不起来,大家合作都能得到好处,这些看法还是有解释力。
李大中指出,拜登任期终究要结束了,回顾过去这四年,美国承认对中国有高强度的竞争,但仍认为美中应该要有沟通有对话,可是在中国大陆看来,无论美国讲了再多,对中关税仍未降低,并且采行小院高墙等科技围堵,美国该做的都没有少做。甚至拜登虽然表达不会透过同盟体系遏制中国崛起,可是在中国看来,美国还是百分之百在透过同盟体系围堵,美国有各式各样的双边关系与小多边关系,建立多边关系是拜登政府的强项,这些动作怎么没有在遏制中国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