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15日电/我国夏粮实现增产丰收,总产量同比增长1%,这是在罕见秋汛后的抗灾夺丰收,是在历史高点上的高位再增产。经历小麦大面积晚播、农资价格高位运行、新冠肺炎疫情多点散发和国际粮食市场波动等重重困难,夏粮丰收既是对辛勤耕耘的回报,也增强了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信心。
夏粮小麦增产丰收,为端牢中国饭碗夯实基础。我国把“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列入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夏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对完成这一目标至关重要。夏收小麦占口粮的四成,对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至关重要。粮价是百价之基,对稳定整体物价至关重要。可以说,粮食从来就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确保今年夏粮首战告捷意义特殊,事关稳定经济社会大盘,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国际变局背景下,夏粮增产1%,更是弥足珍贵。
我国夏粮小麦增产丰收,为世界粮食市场作出了贡献。世界小麦主产区欧盟今年的收成难达预期,印度和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小麦产地收成低于往常,再加上燃料和化肥成本飙升,不少粮食生产大国面临困难。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全球共有1.93亿人口遭受饥饿之苦,俄乌冲突后更是雪上加霜。据统计,非洲约40%的小麦消费量由俄罗斯和乌克兰供应。眼下,饥荒正困扰着非洲的部分地区。我国小麦增产无疑对全球食物安全是个好消息。
今年夏粮丰收成色十足,均衡增产特点明显。一是面积稳中有增。夏粮包括冬小麦、夏收春小麦、杂粮杂豆等。尽管冬小麦因去年罕见秋汛减少101万亩,但是西北等地扩种夏收春小麦177万亩,实现了“以春补冬”;南方扩大杂粮杂豆62万亩,实现了“以杂补麦”。综合计算,夏粮面积不减反增。二是单产超过预期。今年夏粮亩产比上年提高2.3公斤,这是夏粮单产在连续3年提高的基础上再创新高,目前夏粮单产提高对增产的贡献率已达64%。三是质量近年最好。据监测,主产区二等以上小麦占比超过90%,全国优质专用小麦比例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回顾夏粮生产历程,我国已实现多年连续丰收,产量比世纪初增长了5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耕地保护、农机装备、服务体系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今年夏粮小麦再获丰收,就是体制机制作用的结果。中央财政直接支持粮食生产的资金比上年增加155.4亿元,各地区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力度空前,各部门发力耕地、农机、水利、气象等基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饭碗一起端。
春争日,夏争时。“三夏”生产除了夏收,还有夏种和夏管。目前,南方早稻收获过三成,双季晚稻已经开始栽插,夏玉米、夏大豆播种已经落地。总体看,今年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总体正常。下一步,要有序推进夏季田管,分区分类防灾减灾、防病治虫,全力夺取秋粮丰收,确保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观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