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评社 梁帆摄) |
|
特首记者会现场。(中评社 梁帆摄) |
中评社香港10月6日电(记者 段晓鲁 梁帆)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10月5日上午在出席行政会议前会见传媒,她介绍了《2021年施政报告》的最新消息、香港经济的最新情况等。期间,她还就记者提出的与内地通关、《反外国制裁法》等问题作出回应。
以下是林郑月娥的开场发言及记者会答问内容:
行政长官:各位传媒朋友、各位香港市民,早晨。明日我将会发表任内第五份、亦是本届政府最后一份的《施政报告》,我留意到近日社会大众对这份《施政报告》有很多讨论。虽然是最后一份《施政报告》,但我和我的团队非常重视这份《施政报告》,我亲自主持了40场谘询会,包括走进学校,有些是直播的谘询会,亦有与不同界别在线上和线下的接触,估计大约有3 500人透过这些线上和线下的谘询会参与过《2021年施政报告》的公众谘询,在这里我率先向所有发表了意见的朋友致谢。同时,我们亦收到3 800份书面或电邮的意见书,一如大家所料─很多调查也有同样发现─市民在意见书中最关心的第一个议题是房屋和土地供应,现时坊间有很多讨论也是与未来香港房屋和土地供应有关。
今日当然不会预先公布关于《施政报告》的内容,亦没有什么让大家惊喜,因为一如既往也是这个颜色。这份是《2021年施政报告》正文,我将于明天在立法会宣读,预先告诉大家让你们有心理准备,它的篇幅与往年很接近,换句话说,需要两个多小时才可以读完这份《施政报告》。另一份是《施政报告附篇》,这是我们第三次为支持《施政报告》的内容而制作的《附篇》,似乎在过去两年也受到市民和社会的欢迎,因为《附篇》内图文并茂,可以看到香港在各方面的发展。
今年的《附篇》篇幅特别长,我相信比往年长超过一半,中文版共有168页,原因正如我刚才所说,这一份《施政报告》是五年任期的最后一份,所以我们利用这份《施政报告附篇》总结这一届政府在这四年多的工作和全面向社会交代我们在过往四份《施政报告》中的900多项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希望大家也能在《附篇》内找到以往曾关心过的一些新措施所取得的成效。
正如我所说,今年的《施政报告》会聚焦未来。当然在未来方面,经济发展很重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很重要,但我完全明白市民的重中之重是希望政府能解决房屋和土地问题。在一些纾困措施方面,我早前已经先后公布了两次,分别在八月三十一日和九月二十一日,一些需要政府延续的宽减租金、政府收费的措施,另外有一批是延续担保的贷款,特别是针对中小企和个人的,亦已经公布,所以《施政报告》不会再有篇幅处理针对新冠疫情而引发并需要支援的事项。当然,在这一段时间随着疫情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情况,我相信各司局长有需要时会再提出需要做的措施。
今日在背后的布景,是为了带出《2021年施政报告》的背景,就是我们迎来一个新的局面和面对很多新的机遇。这个新局面当然是香港回到“一国两制”的正确轨道,通过中央的两大举措——分别是已落实超过一年多的《香港国安法》,令社会回复稳定,国家安全得以保证;另一个便是完善了选举制度,三场重要选举的首场亦已顺利进行,可以确保“爱国者治港”。有了这两大举措,令香港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我在谘询的过程中很多人也自发性地说现在是工作的时候了,因为已经有了稳定的环境,一个不是泛政治化、逢政府必反、逢中央必反的政治生态,故应该为香港谋划未来,希望能带来一个新的景象,这个是所谓新局面的情况。
至于新的机遇就更多,大家也知道,今年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在“十四五”规划中对香港的支持是前所未有地丰富,包括我时常说的“八大中心”;我们亦继续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近日亦公布了前海的扩区方案和横琴的粤澳深度合作区方案,这些也会为香港带来无限机遇,所以这份《施政报告》亦希望着眼于未来和抓紧这些机遇。
事实上香港现时的情况非常好。当然疫情仍然困扰着大家,未能免检疫通关回到内地和到海外旅游也是大家焦虑的,我们希望可以尽快处理,这项工作仍然在《施政报告》中被视为头等大事,我们每日都循尽早通关的政策方向努力;但为什么我会说形势或势头是好呢?这从事实和数据中可以反映。香港二○二一年上半年本地经济生产总值按年实质增长7.8%,所以早前已经调整了今年的全年预测,应该能够做到5.5%至6.5%。同样地,我们亦看到一些经济板块出现了以往没有见过的良好景象,譬如在货物出入口方面,货物贸易总额首八个月高达6.5万亿港元,这数字是破纪录的,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8%,亦是历史新高;至于金融市场方面,当然近日的市况调整,大家又开始担心,但首八个月香港的首次公开招股,即是IPO的集资总额是2,698亿港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八成。当然,有人会认为第三季增长好像是比较慢,因为外围有一些事情发生,但从交易所主席和总裁的口中,我知道有很多公司正排队等候在香港上市。在发债方面也有一些令人振奋的消息,首九个月由香港安排的亚洲国际债券发行量比同期增加了6%,高达1,630亿美元;国家财政部先后已经公布稍后会发行美元债券和人民币国债;首次有一个市政府,即深圳市政府,在这个月将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券,其中包括一些绿色债券,我跟王伟中书记(深圳市委书记)说这对我们的金融发展、互联互通机制是一大裨益,稍后深港两地会有一个小小的仪式去庆祝这次深圳市在香港发债的情况。
在机场方面,客运当然很惨淡,每日只得几千人,但在货运方面的恢复速度非常快,我们在二○二○年仍然是全球航空货运的第一位,在今年八月最新公布的数字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5.5%,全年下来货运方面的增长应该是理想的。
当然最终影响民生的是就业。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失业率由年初很高的7.2%,逐步下降至最新的4.7%;随着现时消费比较蓬勃,大家也看到情况,相信下一次再公布三个月的数字时,会比4.7%这数字更低。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劳工市场已经开始招聘不到人手,劳工处最新数字显示,今年六月至八月,每月在私营机构的空缺高达96 429个,比去年同期上升69%,说明很多企业生意好转,需要招聘人手;我亦问过一些从事餐饮业的人士,真的开始招聘不到人手。这些数据全部也令人振奋,我希望这份《施政报告》在这个新局面、新机遇和新基础下,能得到市民的支持。
记者:特首,你好。本港专家之前说过,内地要求本港防疫措施尽量贴近内地标准,包括收紧机组人员、海外人员的豁免检疫政策;检疫酒店人员、机场员工隔日须要核酸检测。特区政府是否会进一步作出改善,为通关创造条件?下一步如何完善本港的防疫措施,跟内地对接?
行政长官:我知道有关通关的问题是大家最关心的,所以我刚才都说过,无论我们对于香港未来有多少大计,现在头等大事是尽快更好地控制疫情,达致可以跟内地免检疫人员往来。这个称为“通关”的概念,就是有人可以免检疫进入内地,或在外面的人亦可以免检疫来到香港,在两者之间,我们在过去这段时间已经说得很清楚──重点是内地,因为无论从经济、民生各方面,香港市民更加需要可以进入内地。当然国际旅游对我们重要,一些国际的商务活动对我们重要,但在两者比较下,仍然是内地更为重要,即使是在香港的外国商会,我也是这样跟他们说。这些外国企业选择在香港成立公司,其实很多也在内地有业务,所以对他们来说,能够进入内地视察生意或跟投资者商讨,是非常重要。因此,毫无疑问,今天特区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达致与内地通关。
早前政务司司长已经率团到深圳出席了首次的对接会议,我亦很感谢韩正副总理很清楚我们的急切需求,在他的指导下,我们举行了首次会议。会议讨论的范围很广泛,我亦不想详细交代,但我们特区政府的立场是很清晰的,只要可以让我们的人员达致有序、免检疫往来,中央要我们做什么措施、改善什么程序,我们全部都会尽最大努力去做。当然也要在过程中看看是否能够做得到,有些事是未必做得到的话,我们都会尽量令它做得到,但实际上究竟是全部做得到、做到九成,还是会怎样,要待得到内地专家回馈的意见,我们自己内部再评估后,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我们可以做得到的,亦可以进行第二次对接,所以立场是很清晰的。为了达致通关,特区政府愿意、乐意、锐意去改善所有从内地体制认为我们是可以更加达致跟内地一致的地方,或令他们更有信心香港这套防疫制度不会成为一个缺口,我们一定会做。
记者:林太,你好。我亦想问问国殇之柱,如果连国殇之柱也被移离港大、六四烛光晚会又不能再继续举行,这会否是一个在香港抹杀历史的现象?另外,刚才谈到通关,虽然你一直说跟商会有沟通,但欧洲商会刚接受访问,形容现时香港好像是“两头不到岸”──欧美通不了关,内地亦通不到关,你们会如何游说他们继续将总部设于香港?第三条想问关于《反外国制裁法》,因为现时还未看到被放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时间表,是否考虑到商界的忧虑?
行政长官:第一个问题,正如我所说,《基本法》是保障各样的个人自由和权利。至于每一个机构如何管理其拥有的处所内展示的物品,当然是依法办事,而作为管理机构,也要作出判断。
第二,关于通关问题,我刚才已详细回应了我们的立场。你一部分的问题是关于现时外国商会如何看待香港,我留意到该位欧洲商会的代表也认为落实、实施《香港国安法》后,不只没有影响,反令营商环境更有利,因为社会已稳定下来,没有“黑暴”,外出亦不用担心,亦不会因为支持政府而被人“起底”或攻击,这是更为重要的信息。至于所谓“两头不到岸”,正如我刚才形容,如果我们想与内地通关,我们需要更接近内地的一套政策,而不是好像某些地方那样“与病毒共存”,所以如果一些采纳“与病毒共存”的地方的人士要来港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很严格管制输入;不然,如果“外防输入”做不好,根本不用想如何与不接受“与病毒共存”的内地讨论通关。这情形他们也了解,我也曾亲自回答他们情况是这样,希望大家谅解。至于你说如何游说他们继续将总部或办事处设于香港,明天公布的《施政报告》会同时公布最新的海外和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置办事处的情况,大家会看到,如我所说,国安法的颁布没有影响这些数字,香港营商环境优胜的地方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我们的传统优势、法治精神、国际联系、英语使用、环境等,以至新给予香港这么多的机遇。
第三个问题关于《反外国制裁法》,从香港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以及这次这些所谓“制裁”都是冲着香港而来,所以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场,包括本人的立场,一定是支持国家。若国家认为这条全国性法律须纳入《基本法》附件三以适用于香港,我早前已经提及,由于我们的实际环境,我们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应该用本地立法,经过一个谘询过程,才能够体现如何落实这条反制裁法。但我同时亦清楚对大家说,中央今日没有时间表,到它要考虑的时候,我得到的信息是一定会很认真地考虑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这就是今日的情况,我并没有收到有任何时间表或何时会在人大常委会讨论这个议题的消息。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