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张晓明:国家安全底线愈牢一国两制空间愈大
http://www.CRNTT.com   2020-06-09 00:12:45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张晓明(研讨会直播截图)
 

  针对当时香港社会的忧虑,邓小平先生还多次谈到了香港回归前的过渡期乃至回归后可能出现的动乱和干预问题。1984年10月3日在会见港澳同胞国庆观礼团时,他说:“不能笼统地担心干预,有些干预是必要的。要看这些干预是有利于香港人的利益,有利于香港的繁荣和稳定,还是损害香港人的利益,损害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切不要以为没有破坏力量。这种破坏力量可能来自这个方面,也可能来自那个方面。如果发生动乱,中央政府就要加以干预。由乱变治,这样的干预应该欢迎还是应该拒绝?应该欢迎。”“总会有人捣乱的,但决不要使他们成气候。”“某种动乱的因素,捣乱的因素,不安定的因素,是会有的。老实说,这样的因素不会来自北京,却不排除存在于香港内部,也不排除来自某种国际力量”。1987年4月16日,邓小平先生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又就此讲了很长的一番话。他说:“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这是不行的,这种想法不实际。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难道就不会出现吗?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难道香港就不会出现损害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能够设想香港就没有干扰,没有破坏力量吗?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所以,保持中央的某些权力,对香港有利无害。大家可以冷静地想想,香港有时候会不会出现非北京出头就不能解决的问题呢?过去香港遇到问题总还有个英国出头嘛!总有一些事情没有中央出头你们是难以解决的。”“有些事情,比如一九九七年后香港有人骂中国共产党,骂中国,我们还是允许他骂,但是如果变成行动,要把香港变成一个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对大陆的基地,怎么办?那就非干预不行。”

  我想,在座各位今天与我一起重温邓公这些讲话,都会对这位伟大政治家所具有的非凡洞察力和预见力、对他的先见之明钦佩之至!我记得,1993年9月23日,也就是末代港督彭定康抛出“三违反”政改方案、迫使中央另起炉灶成立“预委会”之后,中央决定公开发表邓小平先生会见撒切尔夫人的上述谈话,当时特别强调这篇讲话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今时今日,再次重温这些谈话,更是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尤其是邓小平先生关于切不要以为香港没有破坏力量、中央必须保持某些权力、必要时非干预不行的谆谆告诫,作为“一国两制”思想的原创性内涵,具有“警世恒言”意义,是需要我们深刻领悟的。

  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央始终坚持按照“一国两制”方针处理香港事务,从未动摇过。大家一定注意到,习近平主席关于香港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近平主席还公开宣示了“一国两制”下不可触碰的三条底线,指出“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决不能允许的。”这些重要论述都是针对香港回归后特别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有的放矢提出来的,是邓小平先生“一国两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一国两制”事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回顾历史,回归初心,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仅是“一国两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是“一国两制”的核心要义。以此衡量,凡是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目的而依照法定程序采取的举措,包括这一次全国人大作出有关“决定”以及下一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有关法律,都是天经地义的。如果有人因此质疑中央改变了“一国两制”方针政策,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他自己对“一国两制”的认识不全面、不准确,甚至有偏差呢?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