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关注:专家议大湾区成就一带一路新机遇
http://www.CRNTT.com   2019-09-14 00:09:59


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中评社 张心怡摄)
 
  广东省商务厅厅长郑建荣发言提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重点还是解决“9+2”的协同效应问题,就是怎样共同“做大蛋糕”,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建的开通,实际已经为发挥协同效应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他举例说,港珠澳大桥开通后,现在香港国际机场的飞机维修工作就直接可通过大桥拉到珠海保税区,两地空间都可以发挥作用,将来合作机会将越来越多。

  郑建荣特别指出,外资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的重要支撑。他谈到,广东现在每年生产320万辆汽车、 10亿部手机,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外资和港资企业所作出的贡献。接下来粤港澳大湾区怎样巩固产业链优势?实际上,充足的外资就是最大的优势。所以,未来的大湾区建设依然要重视外资,充分发挥出外资对产业链支撑的重要作用。

  香港律师会前会长及“一带一路”委员会主席苏绍聪表示,在大湾区规划当中,香港的定位非常清晰,即成为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法律服务国际终端解决的中心。在提升商业环境的同时,不能忽视法治及透明度、公平竞争的因素。正因如此,香港有很多地方可以作出贡献,比如给投资者提供法律服务,为银行、投资家、律师提供融资法律顾问建议,利用专业人士保护或者管理法律风险等。香港不只能提供法律服务,作为一个国际法律中心,香港有35个管辖区的律师在执业,能找到覆盖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法律服务。此外,香港也是一个争端解决中心,有4-5个国际仲裁中心在香港经营,运营系统非常接近其他国际投资者熟悉的模式。所以,建议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进行投资时,考虑香港作为仲裁地、签约地,以更好地保护法律权益,解决争端。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