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规划中,香港面临的不仅有机遇,还有很多挑战,为让香港居民更好地融入大湾区生活,您有何具体建议?
蔡冠深:粤港澳大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比较完善,还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人流问题。我们希望年轻人融入大湾区的生活,去大湾区读书、就业、创业、退休、养老等,但现在内地出台新税法的规定成为一块绊脚石。如果解决不了税法的问题,环境再好,机会再多,便利条件再多,港人都不想去内地发展,这是非常实际、重要的考虑。第二,车辆通关不便。香港地方很小,而内地拥有广阔的腹地,如果香港车辆单牌能直接往返内地,就能便于港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第三,设置人才绿卡。很多全球精英、人才来香港搞研发,但如果想将研发成果带到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落地,就会在通关、手续办理等方面产生很多不便。因此,提倡开设绿卡,以方便全球人才进入大湾区发展。
此外,大湾区内资金的互联互通也很重要,人民币怎么互通?支付系统怎么互通?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进一步去解决的问题。
中评社:为进一步了解、配合国家政策思路和规划蓝图,推动香港繁荣稳定发展,您认为未来香港工商界应如何调整思路,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
蔡冠深:在我看来,香港的定位是“CIO”(Connector、Investor、Operator),既是联系人,也是投资者,更是运营者。香港工商界应该利用好香港的独特优势,推动香港获得更好发展。
第一,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自身虽然拥有很多优势,但依旧是一个体量小的城市,而中国有14亿人口,体量巨大,再加之国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提高,香港工商界一定要把握住这一庞大的市场。
第二,融入全世界新经济发展的大潮流。我们都来自于旧经济,即实体经济,实体经济如果不与新时代下的新经济相结合,未来会慢慢出现问题。比如现在很多商场的消费者越来越少,就是因为大家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购买商品。所以,未来香港工商界一定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找准新的运营模式。
第三,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香港工商界要抓住这一机遇,与央企、民企一起“走出去”,一起迎接香港的未来。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香港也可发挥优势,提供专业服务给这些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