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尔森·怀特黑德(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
|
《地下铁道》 |
中评社北京5月5日电/十七年前,科尔森·怀特黑德意识到,如果把那条著名的“地下铁道”写成真正存在的地下铁道,应当会很有意思。在美国历史上,“地下铁道”是18世纪形成,19世纪中期达到鼎盛的一个由秘密路线和安全屋构成的网路,据估计,有十万美国黑奴借由这一网路,在废奴主义者和盟友的帮助下,逃往禁止蓄奴的自由州,或邻国加拿大。“地下铁道”只是一个比喻,强调这一网路的秘密性,它并不一定是地下,甚至不一定是铁路,在后期,这一名词还可以指代帮助逃奴的废奴主义者。总之,它象征一条通往自由的小路。而怀特黑德试图让它成真:有地洞,有轨道,有站长。
但他也意识到自己还未做好准备。“就纯粹的技巧方面而言”,当时的他还不够好——“凿入奴隶历史是一件恐怖的事儿,我那会儿觉得自己作为一个个体还不够成熟”。
十七年来,这个灵感跟着他,“似乎把你唬得最厉害的那个灵感,你一直在躲避的灵感,正是你需要写的东西”。2016年,小说《地下铁道》出版,怀特黑德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次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他对澎湃新闻记者说,“那些你摆脱不掉的念头,那些一直跟着你的念头,证明了其自身的价值”。
《地下铁道》讲述了生而为奴的少女科拉从佐治亚州种植园一路途经南卡罗来纳州、北卡罗来纳州、印第安纳州瓦伦丁农场,最后抵达北方,获得自由的故事。科拉的母亲梅布尔在她大约十一岁时逃离了庄园,再无音讯。正是在梅布尔的“成功”的激励下,科拉同意了同伴西泽的逃跑提议;加上朋友小可爱,三人一起逃离了庄园。然而不久后,三人的命运便产生了分歧。
逃亡故事有一个天生的便宜可占:好心的读者怀着对女主人公的同情,对她未知但必定多舛的命运牵挂在心,看到任何一点蛛丝马迹都会荷尔蒙飙升,故事读起来自然好看;然而如果作家过于依赖逃亡的悬念,悬念本身反而会变成陈词滥调,让人哈欠连连。而怀特黑德在悬念的拿捏上有分寸有克制,节奏张弛有度,在科拉线性的逃亡之旅中常常出乎意料地穿插一些其他人物的小传、回溯、揭秘,给这本选材、用语上颇有“古意”的小说增添了现代色彩。
怀特黑德对澎湃新闻记者坦言,西泽、梅布尔等人的“小传”是他在虚构土壤上进行的试点测验。“谁的故事更说得通,西泽还是小可爱,埃塞尔还是马丁?(有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