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中评社 林艶摄) |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记者 林艶) 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在十五届海峡论坛大会上正式宣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对此,厦门大学“闽江学者”特聘教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刘国深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表示,此《意见》是基于融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从中央层面协调各个部门来支持融合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对福建做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很大的帮助。
刘国深表示,福建省作为地理上最临近台湾的地方,具有“五缘”优势,应该要有所担当,扮演最重要的两岸融合桥头堡角色,以创造更好的环境,方便更多台湾同胞来走走看看,甚至来生活、求学、创业、就业。事实上,台湾当局在90年代初也曾提出“共同开发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现在看来两岸双方在这个思路上曾经不谋而合。当然,要做好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并不容易,一方面是物质条件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有很多制度上的配合。
对于制度上的创新问题,刘国深认为,既要在福建省内部自身挖潜,同时也有“条条块块”的问题。比如,各地海关必须遵守海关总署的相关政策,公安系统也有台湾同胞在各地居住生活相关管理规定。铁路部门也基本上是全国一盘棋系统,并非福建省等地方政府所能够管辖的。举一个例子,目前有一些地方台胞可以用台胞居民居住证刷卡进站,但更多地方还只能走人工通道,两岸民众被认为区隔了。看来这并不是技术层面问题,而是存在具体政策贯彻和管理方式的问题。因此,支持福建省及其临近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优惠化,不是地方政府一家就能做好的,有些必须要得到中央政府的统筹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