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理解《政府工作报告》 黄守宏:四重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3-05 17:21:41


 
  当然,世界上的事情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对营商环境的改善有欣慰,因为能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我们还是感到不满意。我们目前的市场环境与当前企业期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确实还有一定差距。我们要瞄准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这个目标,进一步加大相关改革力度。《报告》提出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大举措。受《报告》结构所限,这些举措分布在不同地方。概括起来讲,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举措,即简政、减税、降费、融资。

  第三,把握好《报告》中体现的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的部署。中国这些年创新可以说是跑出了“加速度”,我们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我们的新动能快速成长。所谓新动能,既包括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也包括传统产业在互联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所发生的脱胎换骨变化。我们最近这几年新动能快速成长,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方面,不光是我们自己、在座的各位有感受,外国的朋友到中国来也会有深切的感受。为什么中国很多新业态,像移动支付、网购等,发展这么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得益于中国政府实施的包容审慎监管政策。因为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新生事物,可以说发展未知远大于已知,而且在发展过程当中往往不可避免地带来这方面那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要采取包容审慎监管,既要推动规范发展,也要给予足够发展空间,不要一棍子打死。《报告》对新动能发展都作出了部署。回过头来看,我们的新动能在商业领域、流通领域发展应用得很好,下一步还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发展“智能+”,运用这些新的工具手段和新的组织模式对传统制造业进行改造。

  发展新动能,关键在于科技进步。中国创新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自主创新能力还是不太强,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凸显。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发展的支持,特别是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报告》提出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进一步提高基础研究项目间接经费占比,开展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在推动科技体制改革举措落地见效上下功夫等。相信随着这些政策举措的落地,对科技创新和相关领域改革会是一个大的推动。

  第四,把握《报告》中体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支紧张的情况下,社会上很多人有一个担心,就是说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政策会缩水、力度会减弱,特别是基本民生保障这一块会受到影响。《报告》可以说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回答了这些问题,回应了各方面的关切。应该说今年保障民生的政策更加有力,保障基本民生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该办的民生实事一件也没有少。这不仅体现了中国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浓郁民生情怀,更重要的一点,这也是中国发展制胜之道。为什么这么讲?因为民生改善了,老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社会保障完善了,大家才有能力去消费、更放心地消费,从而带动整个内需的扩大。这几年来,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民生不断完善中又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已经走出一个良性的循环。当然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脱离中国当前还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中评社报道组:林艶 徐梦溪 张心怡 张爽 后援记者:海涵)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