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两岸经济因素在台湾选举中可能产生“双刃剑”作用。
李贺指出,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深化,两岸因素在岛内政局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台湾选举中,两岸因素直接影响选民投票倾向。从国民党方面看,马当局施政满意度持续低迷,始终在低档徘徊。从民进党方面看,面对急剧变化的两岸关系,应该重新检讨党的大陆政策。谢长廷甚至明确表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必须“让台湾人民满意、让美国能接受、让大陆能忍受”。
再进一步分析,两岸因素对台湾选举结果的作用,既有政治方面的影响力,也有经济方面的影响力。但其中两岸经济因素更直接相关选民投票倾向。前“陆委会副主委”、台湾政治大学“国发所”教授童振源表示,他在2012年2月参与制作的一份民调显示,两岸关系因素导致原本支持蔡英文的5.75%选民转向支持马英九,其中两岸经济因素占了4.25%;有2.8%的选民虽然投票给蔡英文,但同时却担心蔡当选会影响台湾经济。当时,两岸刚刚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台湾岛内民众多数对两岸签署协议后的正面效果有较强期待,出于担心民进党上台两岸经济发展停滞的疑虑而未投票给蔡英文。
在2016年“大选”中,两岸经济因素仍将发挥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会成为“双刃剑”。一是岛内出现检讨两岸经济发展效益的声音;二是台湾社会充斥着两岸经济快速发展吞噬“台湾主体性”的疑虑。
第四,台湾当局“去中国化”教育的恶性后果逐步显现。
李贺认为,由于国民党在两蒋时代长期的“反共”教育,以及李登辉与陈水扁近二十年的“反中”教育,加上“本土化”教育,台湾民众中“恐共”、“恐中”、“恐统”情绪仍在。特别是在“去中国化”教育下成长的台湾一代,大多为1980年-1990年间出生,目前正处于20-30岁的年龄段,他们的“恐中反中”情绪较为浓厚。此次“太阳花”事件的组织者、参与者绝大多数正是受“去中国化”教育下的青年学生。台湾指标2013年民调显示,年纪愈轻、教育程度愈高者,愈认同两岸是“国与国关系”,其中,20至29岁民众持此看法的比率高达76.2%。
此外,被异化的“台湾主体意识”成了台湾主流民意的新基调。台湾“主体意识”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呈现不同的内涵。2000年台湾“政党轮替”之后,民进党不断操弄“去中国化”议题,并刻意混淆台湾“主体意识”与“台独意识”的区别,以“台独意识”绑架台湾“主体意识”,台湾“主体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开始变得模糊。蓝绿各方也开始在“台湾是一个‘事实独立的国家’,国名叫‘中华民国’或‘台湾’,它的前途应由 2300 万台湾人民自己决定”上靠拢,并衍生“爱台湾”、“守护台湾”、“台湾优先”、“台湾自决权”、“台湾公投权”、“台湾加入联合国”、“台湾应享有更大国际空间”、“台湾与大陆不属同一个国家”、“统一就是吞并台湾”等观念。
李贺指出,教育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台湾当局长期的“去中国化”教育的危害性逐渐显现,值得高度重视。目前,马英九当局开始在此问题上拨乱反正,但教科书内容回归史实问题上遇到绿营和“台独”势力极力阻挠,收效并不明显。2016年民进党若上台,“去中国化”教育的现象可能出现恶化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