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欧洲加速推进“军事申根区”
http://www.CRNTT.com   2024-06-17 09:59:24


 
  美欧推进“军事申根区”建设的背后动因,是当前欧洲安全局势的复杂动向。

  一方面,欧洲各国的安全焦虑不断加深,防务建设的主动性明显上升。2017年“军事申根区”设想刚提出时,尽管北约与俄罗斯的关系因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而走向对峙,但欧洲整体反响较平淡,甚至有北约官员表示,“我们在和平时期的快速部署能力已达标”。如今,随着俄乌冲突持续延宕以及美国不断“拱火”,欧洲各国开始纷纷炒作俄罗斯威胁。德国智库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研究报告称,北约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与俄罗斯爆发的重大战争。

  在此氛围下,欧洲各国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显着提高,民众对政府增加军费也更为宽容,欧洲“再军事化”脚步加速,军费开支屡创历史新高。欧盟出台首个《欧洲国防工业战略》、加速向“战时经济”转型、欧盟委员会考虑设立“防务委员”职位,都是重要信号和缩影。欧洲政界对“军事通道畅通”的地缘重要性认识得也更充分。美国对此表示支持,敦促北约把建设“军事申根区”作为升级对俄威慑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军事机动性”受各国边境管控措施和基础设施不适配战时需求的掣肘。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不断东扩,其东翼战略纵深骤增达数千公里,北约向前沿快速部署部队及武器装备的任务不断增加。有美国官员透露,若将美军从德国调往波兰,需提前5天履行通知义务;在陆上从西欧向波罗的海国家运送物资,则需要几周。前美国驻欧洲陆军司令霍奇斯曾指出,在欧洲“移民流动都比北约军事调动方便”。

  目前,北约有8个“前沿战斗群”约1万名官兵驻扎在东欧前沿国家。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曾指出,北约需组建多达30万的“快速反应部队”,其中10万人能在1周内到达战场,后续部队可在1个月内全部到位。然而,欧洲各国铁轨间距存在差距,很多隧道高度不够,机场容量低、条件受限,无法满足军事运输需要。东欧多国须重修道路才能承载重型坦克通行。有外媒认为,建造货物装卸枢纽和完善基础设施,仍是欧洲打造“军事申根区”的难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