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战后军事禁忌
日本一再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不仅意在提振本国军工产业发展,更企图打破和平宪法束缚,恢复军事大国地位,实现所谓的“国家正常化”。
推动军工产业发展,扩大国际影响力。长期以来,受出口禁令和自卫队订货数量限制,日本军工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且成本高昂、效率低下。2003年后,已有超过100家公司退出军工领域,日本90式坦克、F-2战斗机采购单价均相当于美国同类装备的2至3倍,政府每年还要对军工产业进行大量补贴。进一步解禁武器出口限制,将释放日本军工生产潜力,大幅降低武器研制和采购成本,重建完整军事工业体系。此外,现行原则严禁将日本与他国联合研发的装备转让给第三方,修改“三原则”将为日本武器进入国际市场提供法理支撑。
突破“专守防卫”体制,谋求“国家正常化”。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国家交战权被取消,不得保有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武器装备出口也受到诸多限制。冷战结束后,日本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提高防卫预算、增加海外派兵、开展“二手装备”防务外交等形式推进军事松绑,企图彻底摆脱战后国际秩序体系。去年以来,日本频频炒作乌克兰危机,企图进一步突破武器装备出口限制,扩大其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实现所谓“国家正常化”。
拓展外交手段,逐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近年来,日本致力于加深与欧洲国家的技术合作,提升武器装备技术水平,日本将与英国、意大利联合开发下一代战斗机。若放宽武器出口限制,研制出的武器装备可出口至欧洲国家,日本武器装备标准将向欧洲国家标准靠拢,从而增强双方装备间的互操作性。日本加强与伙伴国的防务合作,借机扩大在全球的政治、军事影响力,意在逐步摆脱对美国的军事安全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