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外部因素无法阻挠中以关系的持续健康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2-01-30 18:47:59


  中评社北京1月30日电/据中国网报道,1月24日,在中国和以色列建交3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以色列总统赫尔佐格、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以色列总理本内特互致贺电,双方一致同意要深化互利共赢合作,推动中以创新全面伙伴关系稳定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同日,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与以色列候任总理、外交部长拉皮德共同主持召开中以创新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双方共同签署了《中以创新合作行动计划(2022-2024)》,并见证科技、卫生、文化、环保、清洁能源、知识产权等领域7项合作协议的签署,这一切为两国关系的务实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以两国不存在历史纠葛和现实的利益冲突,虽然不时受到地区局势和外部因素的干扰,但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双边关系。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双方关系逐步摆脱了中东地缘冲突的影响,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开始了友好合作。中以人口和国土相差悬殊,是一种不对称的关系,但两国经贸关系有着很强的互补性。

  以色列科技实力雄厚,高技术产业发达,但其国内及周边市场相对狭小,因此非常看重中国广阔及潜力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以色列也非常希望得到来自中国的投资。两国在建交次年即签署了《中以科技合作协定》,显示出双方从一开始就对创新科技合作予以了重视。1995 年,中国科技部与以色列科技与空间部联合设立了“中以科学与战略研究开发基金”。2010年,两国政府还签订了技术创新合作协定。

  进入21世纪,尤其是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作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节点国家,以色列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有了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由1992年建交时的约5000万美元提升至2021年的228亿美元。其中,创新科技合作及创新投资合作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基石。近年来,两国政府间搭建起了一系列经济技术合作及创新合作的机制性平台,双方的科技和经贸创新合作也推动了双边关系的快速发展。2017年,两国宣布建立创新全面伙伴关系,使双边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当然,作为与美国有着特殊伙伴关系的国家,以色列在发展与中国关系上过去乃至未来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和制约。这些年美国虽然在总体战略上呈现从中东收缩之势,但在中东安全和热点问题上依然掌握着主导权。在当前中美博弈和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美国很可能利用中东一些国家在安全上对美的依赖,威逼利诱挑唆离间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关系,而以色列显然是美国关注和防范的重点。美国尤其担忧以色列与中国在军事安全和高科技领域的合作。我们看到,这些年来,美国持续对以色列施压,竭力挤压中以在这些领域的合作空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