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透视中国维和军人“三原色”
http://www.CRNTT.com   2021-09-23 11:45:17


 
  在柬埔寨,中国维和军人创造了“一天能架一座桥”的奇迹;在马里最高气温近50摄氏度的旱季,中国维和官兵不到4个月就建成了一座二级医院……身着丛林迷彩服的中国军人,在任务区创下了一项又一项“中国速度”“中国标准”“中国质量”。

  绿色,军装的颜色,中国维和军人沉淀的本色。这种颜色,浸透了汗水,体现着实力。

  演习场上阳光刺目,不过对曾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执行过维和任务的士官孙汝鹏来说,这根本算不了什么,“到了任务区,才会对赤日炎炎有更深的体会。”达尔富尔地区的气温有多高,没有到过任务区的人很难想象。但基于联合国维和任务真实场景构设的综合演练区,却让记者感受到了浓厚的实战氛围。

  “准备!下!”

  快反分队排长张敬扬一声令下,16名快反队员分2组从一架白色米-171直升机上迅速展开索降。降落到目标地域后,张敬扬带领队员沿道路两侧交替掩护前进,迅速占领有利地形,对“武装分子”进行压制。

  “实施8绳同降虽然难度较大,但为我们第一时间遂行任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快反分队指挥员朱涛说,根据维和待命部队建设标准,分队在遇到重大突发情况时,需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应对处置。

  近年来,中国维和部队从单一军种为主向多军兵种拓展,任务类型从支援保障向综合多能转型,行动目标从制止武装冲突向建设持久和平延伸,维和能力进一步提升。

  建设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联合国维和行动“关键力量”,不仅需要满腔热血,更需要脚踏实地、刻苦训练。

  3.5秒,这是行前训练阶段,步枪手从发现情况到完成据枪瞄准动作的最长时限。曾任第2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军事组副组长的李红奇介绍,在硝烟中入睡、在炮声中醒来,是维和官兵的常态,也对官兵军事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家知道,平时训练的强度,直接关系到战时的反应速度,攸关生命,攸关和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