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买买买”能否为中国经济驱寒?
http://www.CRNTT.com   2020-04-24 18:29:57


 
  三是基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报复性存款或成“应激综合征”。

  中国人自古就有爱储蓄的传统,但在年轻一代中,信贷消费习惯逐步养成,“月光族”相当普遍。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年轻人感叹“艰难岁月里,活着有现金有粮食才是王道”。在社交媒体的“报复性消费”话题下,诸多网民表达了报复性攒钱的愿望。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人每天存700亿元,这些老百姓存下的钱,多少会用于“报复性消费”、多少会流向理财投资,人们心中自有基本判断。

  从这些消费细节去分析,“后疫情时代”,“花式”消费刺激举措的确对恢复社会消费信心、激发民众消费热情有带动作用,但这种作用更倾向于是一种短期效应、局部效应。“消费救国”“消费光荣”的误区在于,单纯地将消费置于政治视角、经济视角下观察,却忽视消费的社会学、心理学特点。从长期来看,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有一份稳定的工作,税负减轻,通胀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福利越来越完善,才是中国人敢于消费、乐于消费的心理基础。

  当前,海外疫情蔓延,全球疫情拐点未至,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上升,进出口被拖累,企业生存不易,“无薪假”“被转岗”等词汇在社交媒体上流传,表现出了民间心理上的焦虑。

  中国不仅要在稳住经济基本盘上持续发力、落实政策,还应继续着墨于就业、减税、福利等民生事项,如解决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实现社会消费的细水长流。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