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9月23日电/近年来,在各项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带动就业、实现产值、创新发展、税收贡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这其中,一大批民营企业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干实业,为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9月上旬,“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走访调研团对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7省60余家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内在发展动力强劲,发展后劲和信心十足。尤其是以正泰、吉利、比亚迪、安踏、恒安、红豆等为代表的聚焦实体经济的民营企业,始终围绕实业主业,以全球视野守正创新,加速迈向数字化、智慧化、全球化跨越式发展,筑牢实体经济发展根基。
从规模扩张到创新驱动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走访发现,“机器换人”、“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成为许多制造业民企发展的关键词,不少民企正努力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的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在电器元器件、电力设备到新能源产业“摸爬滚打”35年的正泰集团,坚持“围绕实业,创新发展”不动摇,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目前服务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超3万名,年营业收入超700亿元。
“存钱不如存技术”是正泰内部的普遍共识。按照产业属性不同,正泰将每年销售收入的4%至12%用于研发投入,将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融为一体。以海宁“光伏制造+互联网”透明工厂为例,该工厂是全自动化流水线,能够实现定制化设计和生产,全程透明可控。通过“机器换人”替代人力上千名,每年为正泰节约人力成本近亿元。 正泰集团在海宁的“光伏制造+互联网”透明工厂。(正泰集团供图)
面对新时代,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表示,“新征程上,我们以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目标,苦练内功、提升实力,牢牢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改革开放走深走实的新机遇,不断做优做强企业,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提到创新和崇尚技术,不得不提吉利和比亚迪。中国汽车工业从“一穷二白”的零基础到如今年产销量近3000万辆,登顶世界第一的过程充满了艰难险阻,幸有李书福、王传福这样的“汽车狂人”,才让民营企业的造车梦成为可能。
自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吉利一直专注实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目前旗下已拥有一系列汽车和出行品牌,在中国和全球多地建有研发中心,研发设计人员超过2万人,占员工总数1/6,资产总值超过3300亿元。“我们不断在产品协同研发上加大投入。”吉利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吉利在无人驾驶、车载芯片、操作系统、激光通讯等前沿技术方面的能力持续提升。
“技术首先是为战略服务,其次才是为产品服务。在比亚迪,我们用工程师对技术的理解,来制定公司长远的战略。技术可以让企业家看得更远、看得更深。”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说。2003年,比亚迪在镍镉电池领域发展如日中天时,认准新能源汽车机会并毅然决然地进入布局。从充电电池起家到国际化车企,比亚迪只用了24年,若非秉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很难做出如此卓越的战略选择。比亚迪拥有的全球专利超过1.7万项,2018年研发投入达85亿元,销售额超1300亿元。
走访调研团专家,国家发改委产业所高技术室副室主任、副研究员张于喆说,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十分突出,可以说是“有担当、有作为”,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十字路口,民营企业更需要加强开放合作、创新治理,以新视野、新观念、新思维,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紧抓机遇打造百年企业
如果说工业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企业肩负着永葆创新活力,引领技术革新、带领行业向前的艰巨使命,那么像安踏、红豆和恒安这类传统制造型民企,则更加为老百姓日常生活服务,这些市场同样大有可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这既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今年上半年,体育用品行业领涨消费市场,行业潜力进一步释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