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6月18日电/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存在着这样的说法,认为我国经济总量提升了,人民福利水平也应该得到相应提高,目前同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福利还有不小差距。
客观而言,我国在人均GDP、社会保障和福利水平等方面,确实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有一定距离。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相当不易,此前很多年注重总量的积累,这些年确实需要在民生改善方面抓紧完善、提升水平。但也要看到,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跻身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早已丰衣足食,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放眼全球,当今世界仍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动荡,发展停滞,民众生活颠沛流离。即便是一些看似高福利的国家,因长期实行过度高福利导致福利状况恶化、过度承诺导致承诺落空,甚至引发高税收、财政赤字、养懒汉等问题,社会保障制度难以持续。
纵向的比较可能让人印象更为深刻。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居民生活在温饱线上徘徊,家庭恩格尔系数达57%以上;有2.5亿农民处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恩格尔系数在67%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目前正在迈向全面小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精准脱贫成效显着,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7.7亿人下降至2018年的1660万人,实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减贫。如今,我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而且还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充分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民生福祉改善。
我们都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见证者或受益者。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饮食消费是“主食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居民衣着状态的写照。如今,居民的衣食住行水平不仅大大提升,还注入了高科技、互联网等时代元素。汽车、电脑、智能手机等日益走进普通家庭,旅游、文化、信息等服务性消费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富裕程度和消费能力大幅提高。对此,如果选择性地忽视或者漠视,难免会带来片面性的结论。
正如衡量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一样,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应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作出横向和纵向比较。只有在这种综合比较中,才能得出更加客观准确的“坐标”。比较生活水平,是为了获得更准确、客观的认知,归根到底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谋福利。所以,在对我国社会保障水平作出横向和纵向比较后,我们既不能灰心气馁,也不能盲目自大,必须认真总结相关经验,努力做好下一步的民生保障工作。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同样,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 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