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1月12日电/据大公网报导,“一箭18星”,中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千帆星座”第二批组网卫星在今年10月中旬以上述方式升空,拉开该星座常态化、密集型组网阶段的序幕。有中国版“星链”之称的千帆星座将由超过1.5万颗低轨道卫星组成。其首批组网卫星今年8月6日发射,两批卫星在10月15日升空,两次、36颗卫星的发射间隔仅为70天,显示中国卫星互联网在快速建设,展现出与美欧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分庭抗礼的布局与决心。
互联网星座,是指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星座组网辐射全球,实现向地面和空中终端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等通信服务,好比是把基站建到太空中,让卫星成为移动的基站。低轨卫星是指在距离地球表面约160至2000公里之间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这些卫星因其较低的轨道高度,具有传输时延小、链路损耗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发展卫星互联网业务。
中国建设提速 追赶美国“星链”
在当今国际商业航天领域,互联网星座当之无愧是最热门的项目。从SpaceX在2014年推出“星链”计划开始,产业界意识到了低轨卫星资源争夺的重要性。“星链”计划发射卫星4.2万颗,截至北京时间2024年7月28日,SpaceX累计发射185批、6805颗卫星,且发射频率和数量都在加速,在商业化运营方面,“星链”服务已覆盖99个国家,用户突破300万户。
千帆星座则是中国首个进入正式组网阶段的巨型低轨商业卫星星座。据介绍,该项目由上海松江区牵头,联合多家资本共同打造,实施主体是上海垣信卫星。千帆星座将由超过1.5万颗低轨道卫星组成。其首批组网卫星今年8月6日发射,两批卫星在10月15日升空,两次、36颗卫星的发射间隔仅为70天,显示中国卫星互联网在快速建设。
千帆星座具有离地较近、成本低、功耗低、覆盖广、时延低等优势,能够提供大带宽、低时延、高质量、高安全性、全球覆盖的卫星互联网服务,有望为交通运输、新能源、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应急救灾、低空经济等领域赋能。千帆星座将采用多层多轨道,分阶段实施的星座设计。根据千帆星座官方发布的部署计划,主要分为三期。一期部署648颗卫星,提供区域网络覆盖;二期部署1296颗卫星,实现全球网络覆盖;三期规划由超过1.5万颗卫星提供多元业务融合服务。所需卫星数量如此庞大,是因为低轨卫星运行速度相对地面运行速度高,需要大量卫星组成星座来进行连续覆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