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支援中小企
中小企是香港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年面对外围不振及内需疲软,许多中小企业只能艰苦经营。施政报告将推出一篮子政策加大支援中小企,中小企商会正期盼当中的好消息。香港中小企经贸促进会会长黄达胜表示,现时政府有逾40个资助计划,但各自为政,相信若能善用,可将资源发挥到最大效用。
面对港人北上消费的潮流,黄达胜也建议,善用政府闲置的土地及建筑物,如闲置的街市,在周日或假期以低廉租金租给市民,让小商户可以出售产品及吸引区内市民逛街,留港消费。就刺激消费问题,香港中小型企业总商会会长黎卓斌表示,参考过往成效,建议政府派发“夜间消费券”,在电子消费券上追加时限和地域限制,只限于晚上八时至早上六时前有效,且只可用于本地商户。中小企商界亦都希望,“电商易”项目能帮到企业开拓生意,期望当局找一些真正熟悉电商生态圈及内地电商市场的专家协助。
加强公营及基层医疗
在施政报告谘询过程中,特首再三走访社区。9月份一次走访中,李家超曾指出,地区康健中心是完善地区基层医疗健康网络的重要一环,政府将陆续把过渡性质的地区康健站升级至地区康健中心。消息称,新一份施政报告将会提出,深化医疗体系改革加强公营和基层医疗服务,并且支持筹建本港第三间医学院。
香港人口老化的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医护人手短缺问题突出。特区政府每年持续投放大量资源在医疗卫生范畴,2024至25年度公共医疗卫生的经常开支预算达1095亿元,占政府经常开支19%,随着人口老化加速及慢性疾病日益普遍,情况将进一步恶化。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凯欣认为,政府必须在现有的服务上进行整合与改革,否则公营医疗服务可能成为财政“黑洞”,面临崩溃的风险。陈凯欣建议,政府针对性措施中包括设立新牙科医学院,以解决牙科服务人手不足的问题,规划新全科急症医院以应对未来的需求。
建第三间医学院纾困局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在港建立第三间医学院的呼声日高。科大校长叶玉如教授表示将成立具有科大特色的医学院,形容科大设立医学院有自己的特色,“希望能将先进科技成果与临床医学研究相结合。”生物科技专家卢毓琳教授表示,筹备第三间医学院可以极大地缓解香港当下的医疗困局问题,且能够最大程度拓宽香港的临床研究领域促进临床研究水准的提高;可以跟政府承诺开设的“CMPR”以及下个季度投入使用的大湾区临床试验所相互作用,有助配合政府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
发展创科须人财兼备
科技开创未来,特区政府近年不遗余力大力发展创科。目前香港在创科产业方面仍面临人才短缺、资金不足问题,有消息称,新一份施政报告将提出设立专委会,并设立创科产业引导基金,加大聚集培养科教人才的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
据瞭解,现时创新科技署管理的创新及科技基金设有18项资助计划,用于协助本地公司提升科技水准;以及3项创业培育计划,包括创业培育计划、生物医药科技培育计划和数码港培育计划,协助本地科技初创企业及创业家度过创业初期最关键的阶段。
早前,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指出,当前本港创科发展主要有两方面不足,一是产业人才短缺问题,与过去香港未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有关。二是投资力度,政府连同数码港等三个基金合共投资多个初创企业,但资金规模仍不足。
立法会教育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周文港认为,要促进香港创科产业的蓬勃发展,关键在于激活整个市场的力量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强化教育、科技与人才的改革衔接互动,是适应当前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的关键。周文港认为本港课程需革新,融入更多跨学科内容。
一如特首所介绍,今年施政报告用了超过3个月的时间准备:期间举行逾40场谘询会,特首多次走访社区,还通过信件、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不同渠道收到了共9500份意见书……
施政报告今天发表,万众期待。李家超昨日强调,政府会按施政报告落实各项政策和措施,“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抓紧机遇,齐改革同发展,我们必能再创高峰,惠民生建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