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端智能转型
近期,由三一重机小挖研究院副院长高乐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洁团队合作研究的无人挖掘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正式发布。成果中的E-GTN框架通过地形特征提取和多模态融合技术,基于强化学习和大模型架构,显着提升无人挖掘的决策能力和环境适应性。E-GTN框架的推出,为挖掘行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探索。随着大模型技术不断成熟和应用范围扩大,将带来更加精准、安全和高效的无人作业方式。
除了智能化步伐加快,以电动装载机、叉车、升降工作平台等为代表的电动工程机械增长也十分显着。首批搭载兰钧新能源324Ah商储电池系统的柳工电动装载机近日成功交付印尼苏拉威西工业园区,助力其自动化和电动化升级。此次交付不仅是兰钧新能源与柳工合作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柳工“以电代油”技术应用的典范。
通过显着降低能耗成本实现节能减排,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柳工为绿色能源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数智化与低碳化为工程机械行业带来持续发展的新动能。苏子孟表示,虽然当前一些领域市场需求面临压力,但行业企业克服多重不利影响,针对市场需求高端化、多样化、个性化特点,进一步增强行业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市场竞争制高点和构建竞争新优势,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持续加快,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施工有序推进。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今年上半年电动装载机累计销售5114台,同比增长361%;电动叉车销售46.9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24.2%,占叉车总销售量的70.8%;升降工作平台电动率超过90%。随着电池、电驱和控制系统研发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电动非公路自卸车、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混凝土机械等已批量生产和投入使用。
苏子孟表示,我国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迅速,目前已基本形成专业技术支持体系,为接下来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他提到,企业应该直面新能源工程机械发展与使用场景融合度不够、产业链培育迟缓、高能量密度电池技术不成熟、充换电基础设施薄弱、维保服务力量不足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