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三问“北溪”爆炸调查新进展
http://www.CRNTT.com   2024-08-17 15:56:10


  中评社北京8月17日电/据新华社报导,在“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发生近两年后,德国、美国媒体日前突然爆料称,最新调查显示破坏行动由一个乌克兰团伙实施。最新调查有哪些关键“发现”?各方如何表态?事件将如何发展?

  有何关键“发现”

  综合德国和美国媒体报导看,最新调查有两大关键“发现”。一是嫌疑人被指认来自乌克兰。据德国多家媒体报导,德国检方已将一份逮捕令发送给波兰检方,要求波方逮捕涉嫌参与破坏波罗的海“北溪”天然气管道的一名乌克兰潜水教练。德国检方还锁定另外两名乌克兰潜水员,他们可能在海底天然气管道上安放爆炸物,但德方尚未对两人发出逮捕令。

  美国《华尔街日报》同日刊文说,由乌克兰人组成的一个团伙租用游艇和深潜设备等,在2022年9月实施了对“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破坏,以报复俄罗斯在当年2月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

  二是调查“发现”为美国开脱。《华尔街日报》援引德国警方、荷兰情报部门和多名匿名人士的说法报导,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初批准了这一计划,后在美国中央情报局要求下终止,但时任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继续推进并实施了这一计划。

  “北溪”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直通德国,向欧洲输气。2022年9月26日,管道发生爆炸,泄漏大量天然气。调查发现,4条管道中的3条发生泄漏,共有4个泄漏点,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

  事发后,丹麦、瑞典和德国分别启动调查,但拒绝俄罗斯参与。今年2月,瑞典和丹麦相继宣布结束调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