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斌:党中央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命题高度重视,是经过慎重考量与深入研究才提出的,为立足新的历史起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即第二个一百年而提出的命题。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至少要从三个层次来着眼。首先,这是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的重要部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因此,建设真正高度发达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够为伟大复兴固本铸魂。其次,这是赋予中国式现代化深厚文明底蕴的重要举措。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须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没有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没有增强文化自信,就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只有通过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彼此在同一历史创造中方可相互成就,臻于完善。再次,这是继文化强国建设如期完成后的更高目标。2035年文化强国基本完成之后,为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乃至更高目标,势必要在文化层面预先设置更为高远的战略,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命题,可谓立足长远,谋划深邃。
记者: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当代中国的文化主体性?
李国强:文化自信来自文化主体性,只有精神上独立自主,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中华民族就有了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有了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是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是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根本上是通过“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建立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的关键在于“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实现理论创新、铸就思想辉煌的历史。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最重大的理论价值,在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而且推动中华文化实现新的伟大飞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