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非遗文化、家国情怀,在这一刻,化为文化的力量,讲述着历史、凝聚着当下、照亮着未来。
千古绝唱照映文化历史的温度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大中型旅游演艺市场迅速增长,演出场次约2.73万场,较去年同比增长260.6%;票房收入22.8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38.5%;观演人数1615.68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184.63%。业内人士表示,旅游演艺已成为中国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名片。以《长恨歌》和《文成公主》为代表的剧目,在创新中让历史文化褪去神秘晦涩,从古籍与遗迹中走入当代生活,通过旅游演艺打造的沉浸式文旅业态,成为推动景区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新引擎。
在历史发生地上演,基于历史文化而创作,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双怀认为,《长恨歌》与《文成公主》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把舞剧的演出和观赏置于真实的山水和建筑之间,运用现代声光电技术,营造出“走进历史”的审美享受,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流行文化IP。
对于这两部旅游演艺作品的创作者来说,打造艺术精品是共同的目标,年复一年修改、打磨,以满足观众不断提升的观演需求。
“每次演出完我们都会对剧目做微调,休演期间也会继续探讨打磨。从剧本创作、演员站位、服装道具到剧情元素,如今的《文成公主》早已和首演时大不同。”白芨说,通过在各地采风、收集观众反馈,创作团队先后“复刻”牛皮船等非遗文化道具、更换千余套演出服装、添加“吉祥八宝”等藏文化元素。“这是一个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演出水平的过程。”
一年年的华清宫大事记,也记录着《长恨歌》精益求精的创作历程:2010年,专家和观众反映《长恨歌》音乐落差较大、连贯性不强、缺乏完整性,创作团队重新谱曲和录制,并根据音乐对舞蹈、服装、道具、LED画面进行调整;2012年,针对观众反映的结尾部分薄弱等问题,团队重新创作音乐、新增舞台道具和升降旋转装置;2015年,因混音效果不尽完美,导演组把演出音乐进行了重新混响合成……
文旅与演艺的碰撞,在带动产业发展和行业进步之外,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为文旅产业注入弘扬文化自信的力量。
带着女儿一起观看《文成公主》演出的拉萨居民德吉央宗说:“孩子在学校学习了文成公主那段历史,刚好带她来看看,跟课本带来的感受不一样,应该会让她印象更加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