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空间开发要注重功能多样。公共文化空间靠什么吸引公众?必须回应各类群体的需求,让不同的个体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对学生群体、城市白领、老年群体等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背景的人群来说,需求必然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进行功能分区,简单将各项功能杂糅在一起,公共文化空间很可能变成一个“四不像”或者“大杂烩”,在哪个群体面前都不讨喜。和平书院尝试对不同功能进行区分,比如,综合馆以艺术人文为馆藏特色,少儿馆以自然科学为馆藏主题,开馆后确实受到不同年龄群体的青睐。与此同时,和平书院通过举办艺术展、阅读分享、新书发布、亲子体验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服务方式,聚集了人气。
可持续的运营能力是公共文化空间生存的基础。坚持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两条腿走路”,互相促进形成一定的营利能力,公共文化空间才能持续提供优质的服务。公共文化空间的运营可以更加开放,提升空间功能布设的灵活性,广泛打造与潜在合作伙伴进行创意共赢的“接口”,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比如,与公共文化机构、历史纪念馆、邮政部门合作,围绕文学、艺术、自然、生活、文创等主题,为读者奉上形式多样的阅读分享、文化体验、艺术鉴赏等。在合理调配工作人员班次的同时,广泛招募协助服务的志愿者,增强公共文化空间的参与感,也是提升服务品质的良好途径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