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垂正与陆委会现任主委邱太三一样,同属“新潮流系”。邱太三因为已经离开学校十年,虽然私立大学的“借调”期限没有公立大学那样严格,但他既然收到亚洲大学的聘书,就知道是催促他返校任教了,因而没有接受赖清德“继续留任”的邀请。现在赖清德把邱垂正请回陆委会,再加上其中一名副主委梁文杰也是属于“新潮流系”,这就可以陆委会可以牢牢地掌握在赖清德的手中。
其实,邱垂正是“老陆委会”。在陈水扁时期,他就先后出任“陆委会”副、正主委陈明通、主委吴钊燮的机要秘书兼“陆委会”办公室主任,亲身参与蔡英文策划“小三通”的全过程,也直接参加谋划由吴钊燮主导的“澳门模式”的航权谈判,极为熟悉大陆事务,也颇为瞭解香港、澳门与内地的交往情况。在马英九上台后,他跟随陈明通离开“陆委会”之后,出任民进党国际事务部副主任,主管大陆事务(因为民进党前主席游锡堃裁撤中国事务部,其业务就归并于国际事务部)。
邱垂正在民进党内属于“交流派”,当他获得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取得助理教授资格后,就“离乡背井”地前往金门任教,为的就是要就近研究“小三通”至是两岸“大三通”,及对岸海西开发区等。而在“海峡论坛”召开时,他曾与民进党前主席许信良及民进党内一些主张两岸交流的资深党员李文忠、陈淞山、颜建发等登陆出席。他还曾应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之邀,到该院进行参访,并与该院政治研究所的专家学者进行内部座谈,双方就当时民进党面临的困难,以及民进党未来两岸政策的走向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从邱垂正的博士论文,就可看到他对两岸交流的基本态度。据说,当他带职修读博士学位时,恰逢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进行“破冰之旅”,与中共总书记胡锦涛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两岸和平发展”就成为两岸关系的关键词。而邱垂正的博士论文开题,既受“和平发展”的启发,又是从民进党人的思维定势落脚,创造了“两岸和平整合”的概念,因而其博士论文的题目就是《两岸和平三角建构》,其主体则是:未来无论是蓝绿谁来执政,和平若是两岸共同的语言,就必须面对两岸和平三角建构。而两岸和平最关键的三项变项,是“经济互赖”、“制度整合”、“民主价值共享”,而且此三项变项之间,环环相扣相互补充,这就是“两岸三角和平理论”。二零一二年邱垂正在民进党中央交办《“小三通”功能升级发展演进之类行探讨》专案研究中提出的观点:马政府开放“大三通”后,过去在金、马试行的“小三通”已面临边缘化危机,阶段性的角色应重新定位,以确保离岛建设的效益。为促成小三通的“加值化”,可参考港澳与中国内地的运作模式,建立官方与非官方(企业或非政府组织)机构之间的沟通管道,洽谈双元货币并行、交通工具互驶、对口援助、资源共享等事务。尤其是面对中共的“十二五规划”政策,有意建设海西区为两岸试点和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台湾应从中找到金马的发展机会,使金马得以“无虞地镶嵌在中国海西区发展而共存共荣”,进而将金马打造为“MIT品牌及优质服务业”的经济示范区,对中国发挥示范橱窗的效应。
或许,这就是赖清德在“国安”党团中,安排了“独派”人士下,也要安排一位“两岸交流派”,以作“平衡”的用意? |